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郑风田:乡村工匠式人才是破解农业改革难题的关键

2017年02月16日 14:56 | 作者:郑风田 | 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第二,“三区”“两园”、三位一体等新业态新发展模式,可以大大提升中国农业的优质水平,但这些模式对人才的需求也很高。为了破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难题,一号文件的第二大亮点是建立“三区”“三园”加“一体”。“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三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的田园综合体,一体就是发展合作社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包括推进三大调整,具体包括: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 调整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有生产和发展空间。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上述调整的动作难度都相当大,单纯依靠目前已平均年龄57岁的传统农民,显然已很难完成重任。

第三,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与养老产业,这些功能的挖掘,也需要新型专业人才。一号文件的第三大亮点是,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土特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央提出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 。

但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规划、乡村建筑,包括民居民宅,既不规范也不符合乡村地域特点的景观。很多建设盲目地套用城市的一套发展理念,出现了诸多问题。而目前的大学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设置,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迫切需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要培养一批乡村工匠人才。

乡村工匠式人才需要激励各类人才下乡

在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培养一大批乡村工匠式人才——“新农人”。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各类人才下乡,成为“新农人”,需要真金白银。“新农人”包括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编辑:梁霄

关键词:乡村 农业 改革 关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