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郑州市民帮老母如厕遇窘 政府启动公共厕所改革
第三卫生间也称家庭卫生间
2016年11月,住建部发布新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该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05年发布的标准进行了修订。记者注意到,与2005年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中专门增加了“第三卫生间”的内容。
何为第三卫生间?新标准将其界定为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间。住建部有关人士解释,第三卫生间可简单理解为“家庭卫生间”,即在公厕内,除了男女厕所外,多配备一个特殊功能间,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儿子,父亲协助小女儿等情况。
第三卫生间长啥样?
第三卫生间长啥样?新标准要求,第三卫生间的内部设施包括成人坐便器、成人洗手盆、多功能台、安全抓杆、挂衣钩和呼叫器、儿童坐便器、儿童洗手盆、儿童安全座椅等。其中,多功能台和儿童安全座椅应可折叠并设有安全带;第三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5平方米,入口应设专用标志。
新标准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烦恼:儿扶老娘上厕所有点尴尬,这个怎么解决?
昨日,市民刘先生致电大河报说,母亲今年80岁,之前得了脑血栓,导致身体偏瘫,左侧的胳膊和腿行动十分不便。平时,母亲喜欢到小区门口广场上散步,他也经常下班时间搀扶母亲出来走走。但母亲走得慢,一下楼就一两个小时,而母亲上厕所却成了难题。
刘先生家门口广场上倒是有个公厕,公厕里也有坐便器,但坐便器分别安在男女厕所里面,每次,他扶着母亲走到公厕门口时,自己却犯了难。“我一个大男人,也不能搀着俺妈去女厕所吧。”这一尴尬问题,难倒了刘先生。因此,有时急需上厕所时,他就让其他女性帮忙搀扶母亲上厕所。但大多情况下,母亲选择转一小会,就赶快回家上厕所。
同样,遇到类似问题的还有杨女士。杨女士说,平时,她经常带儿子到公园、广场上玩儿。儿子才2岁半,不会自己擦屁股。“孩子太小,一个人不敢独自上厕所,非得让我陪着进去。”有一次,实在没办法,她只好带儿子进女厕,“孩子虽然小,但带个小男孩进女厕,总觉得尴尬”。杨女士表示,后来,儿子再在外面大小便,她只好给他找个隐蔽的地方解决。“我知道这样不对,但也没办法啊。”她说。
杨女士还称,除此之外,孩子不会走路时,她上厕所也十分困难。公厕里孩子没地儿放,若一个人抱孩子上厕所,也不可能实现。
编辑:梁霄
关键词:郑州 老母 政府 启动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