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揭穿山甲交易链:喂水泥增重 可快递活体
流向餐桌,一只穿山甲获利近万元
闯过重重关卡,多数来自东南亚的穿山甲流向广东、广西,这里素来是珍稀野生动物的重点消费地区。
2月10日晚,新京报记者联系到汕头一名售“甲”者。该人自称林某某,他给记者发来的名片显示,担任汕头某饭店厨师长一职。
林某某表示,因为自己担任厨师长,手里有些资源,平时也在网上卖穿山甲,但是活体不敢发货,只能杀好再发,整只带鳞片的为900元一斤,不带鳞片的680元一斤。有些冷冻时间长一些,则会便宜一点,400多元一斤。只接受款到发货,不走淘宝,但是可以见面交易。
林某某称,吃穿山甲在当地并不罕见,近几年情况好一些,前几年特别疯狂。“我自己在朋友圈卖,每个月少的三四只,多的时候能卖七八只。”
林某某称,他以前在汕头另一酒楼工作,“潮汕三市他家做得最大,做了十几二十年,杀了最少有十万只穿山甲。”他说,以前“环境好”的时候,酒楼仓库里会有几十只存货,每天都要杀十几只,现在“环境不好”,存的穿山甲就少一些。
“我每天都要照顾它们(穿山甲),这些穿山甲肚子里都是被打过东西的,什么石灰水啊之类的,都养不活,但是我们为了它们不掉秤,就每天拿牛奶和山药粉拌在一起,用针头和管子直接打到它们胃里去。”林某某说,还有一些卖家,卖活体穿山甲为了增重或保持卖相,会向穿山甲体内注射泥沙、涂料、石膏,甚至注射镇静剂、兴奋剂和防腐剂等,这样的穿山甲,就算不杀,也活不了多久。
“我之前工作的酒楼做得大,可以直接从国外拿货。现在的做得小,只能找他们拿货,他就相当于我们当地的龙头老大。”林某某说,他之前供职的酒楼只做高端生意,除了穿山甲还卖熊掌,“听说前几天一个星期做了13只熊掌。”
一位熟悉行情的餐饮业人士告诉记者,在地下野生动物贸易中,以穿山甲、巨蜥、熊掌最受欢迎。这些野味在产地捕杀后的价格并不算太高,在境外更是便宜,但是经过各道贩运环节,呈上餐桌时已经变成天价了。比如穿山甲,在中越边境收购价格仅为几百元一只,可到了餐桌上,价格就高达近2000元一公斤,以一只穿山甲6-7公斤计算,仅一只穿山甲就能给产业链带来近万元的收益。而巨蜥、熊掌的价格更为昂贵,卖家的获利空间也更大。
有动保人士介绍,在解救穿山甲行动中,他们曾亲眼看到过被剥去鳞片的穿山甲,这些穿山甲本该在大自然里自由奔走,却化作一盘盘“野味”。动保人士呼吁,野生动物是地理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一个举报电话就可能阻断野生动物违法产业链:保护野生动物,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新京报记者 赵吉翔 实习生 刘经宇)
编辑:梁霄
关键词:穿山甲 交易链 水泥 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