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京津冀将建百余对合作校 探索完善高校搬迁方案
■ 看点
通州武清廊坊将打造学校联盟
推进会上,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率先签署了《关于开展教育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
据通州区教委副主任王秀东介绍,三地的合作将涵盖基础教育,也就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全领域,目前计划在同等品质的学校之间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教育课题。其中,包括了通州区永乐店中学等三所高中示范校、四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
另外,还将打造学校联盟,开展跨区域的师生培训、交流等。“主要是给学校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王秀东说。
据统计,目前北京已有6个区,与津冀8个市、县开展了深度校际交流合作,具体形式有办分校、打造教育联盟、签署合作协议等。
例如,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与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石家庄市桥西区,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及涿鹿县教育部门,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廊坊市固安县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采取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开办分校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对口帮扶河北21个贫困县
“十三五”期间的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项目,也将鼓励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引导北京、天津优质中小学与河北中小学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完善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京津冀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其间,将重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领域对河北省张、承、保三市及21个贫困县进行对口帮扶。
根据工作计划,2020年前,三地将通过“手拉手”、建联盟校等形式组成100余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开展互访互学等校际合作交流活动,提升受帮扶地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同期还会实施千人交流合作项目。每年互派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骨干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250人,四年1000人,进行工作交流和在岗培训。根据受帮扶地区学校实际需求,由京津相关区县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受帮扶地区学校开展支教送教。
此外,还会免费提供万节优质课资源,加快基础教育学校图书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等共享,为受帮扶地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向21个贫困县免费提供不少于10000节优质课资源。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主要成效
张家口
北京市海淀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
涿鹿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及涿鹿县教育部门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
保定
北京市西城区与河北省保定市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
石家庄
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廊坊市固安县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
邯郸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与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石家庄市桥西区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
北京
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间联合成立了三区市教育联盟
曹妃甸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等3所学校已在2016年9月实现招生
天津
天津市武清区积极引进北大公学项目,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天津市东丽区先后与北京北大方正教育集团、北大附中签订合作协议,引进优质学前教育机构,建立北大附中东丽湖学校。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教育 合作 学校 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