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揭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顶尖团队设计、4天盖一层
“4天盖一层”:行政办公区主体结构封顶
起重机、大吊车、匆忙穿梭的工人……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正在施工的楼宇框架上,排排红色条幅“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格外显眼。
未来北京“四套班子”办公楼及部分委办局办公地,就位于地铁6号线郝家府与东夏园站之间。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总工程师陈宏达介绍,正在建设的是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于2016年6月底开工,主要包括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和部分委办局办公楼,建筑面积共123万平方米。
行政办公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市委大楼与市政府大楼分布在运河东大街南北,市委大楼南侧将是市人大、市政协办公楼,市政府大楼东西两侧为委办局办公楼。
经过7个月的施工,今年春节前,“四套班子”和相关委办局办公楼的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在陈宏达看来:“这创造了冬季施工‘4天一层’的副中心速度。”
高效建设,正得益于一批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其中,BIM的应用贯穿始终。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被不少专家视为“建筑业未来趋势”。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师画个草图即可。但BIM是建立三维模型,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之初要明确选用何种材料、以及材料的特性,放到建筑模型里面;当改变建筑某个立面的信息,模型将自动调节,设计形态和造价会相应变化。
“通过BIM的动画演示,工人能快速了解施工计划,提高了管理效率”,陈宏达说。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体现着生态城市的理念,广泛应用世界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这里,节能环保的标准、材料、技术、工艺均为全球领先水平。目的就是要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示范区。
以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建筑为例,不仅100%使用清洁能源,而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要达到40%左右。建筑内使用的太阳能热水要占生活热水的30%以上,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超过一半,空气净化系统对PM2.5的一次通关净化效率大于95%。在路侧绿地中,将设置雨水花园,70%的降雨可以就地消纳和利用。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北京 城市 建设 顶尖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