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共享汽车正火起来 会成为资本的新风口吗?
2014年开始,几乎每一年出行行业都会贡献一个风口。先是网约车,后是共享单车,那么共享汽车是否会成为2017年的新风口呢?
记者采访发现,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商业模式越来越重,创办门槛也越来越高。
例如程维刚创办滴滴时,自掏了80万元就开门大吉,天使投资人朱啸虎投资滴滴时,也仅花了200万美元。
到了摩拜单车,几个合伙人的投入都在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摩拜单车上街前,硬是在工厂里打磨了一两年,其门槛明显比滴滴出行高了一个台阶。后来进入共享单车的,也几乎少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多是有积累的团队。
如今,共享汽车的门槛进一步攀升。黄春华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算摩拜单车每辆成本两三千元,投入两三亿元也就能造10万辆,将上海大街小巷铺得到处都是。但EVCARD新能源车均价近10万元,两三个亿只够买两三千辆,离市场普及还有很大差距。
而由于监管的限制,共享汽车即使打着共享和环保的旗号,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爆发式增长。
共享汽车本质上属于租赁车类型。因此,租赁车牌照成了共享汽车的“准生证”,一旦缺失便陷入非法营运的泥淖。黄春华告诉记者,EVCARD所有在运营车辆均为纯电动车辆,也全部都有租赁车牌照。
此前,记者也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对于共享汽车,上海市交通委只支持电动汽车,并不支持汽油车。
所以,真正能够玩转共享汽车的群体,远没有网约车和共享单车那么庞大。视野范围内,以电动汽车制造商为代表的汽车厂商,以神州、一嗨为代表的租车企业,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以及对无人驾驶汽车有抱负的企业,才可能是最终分享共享汽车蛋糕的大“玩家”。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共享汽车 资本 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