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引进国际人才要解决办证难问题

2017年03月01日 11:38 | 作者:胡本钢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需要更多外国人才参与。用好国内外两个资源,不仅是国外矿产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还有宝贵的人才资源。美国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它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全球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中国要迎头赶上,特别是在中低端产业饱和、高端产业供给缺乏的情况下,更需要引进国外人才。我们不能光考虑境外的中国人和华人,还应该考虑生活在美国、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各国人才。凡是对中国建设、发展,对中外互利双赢发挥用处的人才,就要给他提供机会和空间。

一家国内汽车企业前几年花巨额资金收购了一家欧洲著名企业,这几年开始营利了。但是,在海外人才、外籍人才引进和交流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中国的居留证和就业证要求申请人必须在60岁以下。但是,外国人不是60岁就退休的,特朗普和希拉里70岁了还可以参与总统竞选。为此,引进人才条件不妨放宽一些。我建议,放宽国际人才引进政策,例如放宽外国人在华居住证、就业证的年龄和学历限制,缩短其办理时间,延长证件的有效期。

在欧洲很多国家,从高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技术工人拥有丰富工艺经验,是工厂的主力。中国需要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比如,切削的时候方案很重要,什么样的切削路线耗能低、耗时低,在一定工时内出的产品最多,国外非常有经验。文化大革命前,有总工艺师和工艺师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但“文革”把总工艺师和工艺师体系去掉了。现在很多企业对工艺要求特别高。重要的不仅是想出一个创新的点子,还要研究怎么把它做出来。如国外一个轴承可以转几万个小时,我们同样的轴承只能转很短的时间。这对重大装备都会产生一些影响。这些细微差距积累起来,让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产生巨大的差距。

前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美的收购了外企库卡。库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制造商。美的的商业逻辑很清楚:第一,美的做家电要降低成本,就要用智能机器人;第二,中国的制造成本要想进一步下降,机器人必不可少;第三,库卡的一些外围核心件完全可以由美的做,降低成本;第四,将来中国的智慧家电、智能工厂可以通过库卡的销售渠道向全世界销售。

那么,收购后库卡的人员能不能马上来中国工作?我们需要更具体的政策,为被中企收购外企的高管人员和技术骨干提供绿色通道,方便他们到中国工作。过去,我们往往说国外封锁,其实有些制度也把自己限制住了。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中国 引进 企业 国际 工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