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脱贫攻坚看贵州:"第一书记"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2017年03月01日 14:54 | 作者:杨云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的农家。右二村驻村工作组希望这样的农家越来越多。 杨云 摄

经过反复研究,右二村驻村工作组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引进项目入村解决部分村民务工问题;二是利用土地入股、合作入股、资金整合等形式,采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积极推介创业项目;三是就近联系企业安置村民就近务工。

借春节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机会,驻村工作组在贵阳海关的支持下,为企业和农民工当起了“红娘”,到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联系了多家企业,以解决返乡农民工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子女、“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家门口”再就业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永良说,在驻村帮扶派出单位、清镇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多方凝心聚力下,第一批38名返乡农民工已经被送到贵州乐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到进行岗前培训。

“第一书记”,是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从各省市区县对口帮扶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年轻干部等中选派出来到贫困村所担任的职务,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村建好班子队伍、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和提升治理水平。

2011年1月贵州省开展了“四帮四促”活动,以“处长下基层”、“二万干部下基层”和“省直部门挂帮联系县”为主要载体,组织机关干部分批到贵州所有行政村,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服务群众,如今由省委统筹选派55864人组成了省直机关同步小康工作队,分成11590个驻村的工作组遍布在贵州的每一个村。

“是这些‘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们,让我们彻底改变了对挂职干部的看法,他们带帮我们解决了行路,理清了思路,找到了出路。村里的人们原来想不到干什么,现在都开窍了。”看到一年来的变化,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的村民胡绍会由衷地这样说。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脱贫攻坚 贵州 激活 乡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