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多国叫停:扶梯“左行右立”是文明还是隐患?
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交通委员会因“左行右立”的不安全性,撤除了294个“左行右立”标语;韩国首尔曾大力倡导过乘扶梯“左行右立”,但随后的调查显示,约3/4的电梯事故是因人们在扶梯上走动导致,“左行右立”这一规定随即被取消;近年来,日本也在努力宣传安全正确的自动扶梯搭乘方式,强调“自动扶梯,不要走,不要跑”。
在日本,担心源自于在电梯上行走可能带来的死亡风险。2015年初,日本消费者事务署警告说,2011年至2013年,仅东京一地就有3865人因为扶梯事故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日本电梯协会网站上列出了一些不能行走的原因,包括由于不平衡而滑倒或者跌落的危险,“有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可能”,该网站指出。
由于事故频发,东日本铁路旅客公司要求乘客停止在自动扶梯上行走或者奔跑。此前,东日本铁路旅客公司所属地区的严重事故达到每年250个,基本上每个工作日就有一起,而这些事故主要是因为乘客在自动扶梯上行走或跑步造成的。2015年,51家铁路运营商和机场相关公司联合起来支持“禁止扶梯行走”运动。该活动期间,扶梯事故数量明显减少。
拥有700万人的香港地铁可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在香港地铁里,你经常会看到疯狂的通勤者和提满购物袋的游客,过重的负载也使得扶梯的安全性备受考验。根据香港地铁数据,扶梯摔倒事故中43%是由于人们在扶梯上移动或行走,“一些人因为行走,脚下出错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香港地铁的工作人员解释。约51%的事故涉及老年人和儿童,大都由于站得太靠近边缘或携带沉重的行李而失去平衡。
安全事故频发,香港地铁管理人员也意识到这种象征文明的“古老规则”实际上是一枚安全炸弹。为此,香港推出了一个海报运动,并安排40名“自动扶梯安全大使”穿着红色T 恤教导人们安全乘梯。
笔者曾到过台湾,在台湾各地的捷运站里,乘客乘坐扶梯左行右立井井有条,这种秩序感甚至成为台湾文明素质的一种象征。1996年,台北捷运刚开始通车,为了提高效率,曾经宣传电梯上应该“右侧站立,左侧通行”,这个观念也由此沿用至今,成为一种电梯礼仪。
实际上,台湾早在2005就修改了这一宣传口号。2004年跨年夜,由于地铁站电梯人满为患,造成一名女子摔倒,头发遭电梯卷入。正是由于这一意外,自2005年伊始,台湾开始规定在特定车站及时间使用电梯时,只能站立,不能快步通行,捷运广播宣传改为“紧握扶手,靠右站立”;到了2008年,站内广播再度更改为目前大家听到的“紧握扶手,站稳台阶”。
知易行难,习惯养成非一夕之功
作为欧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到2030年,伦敦人口会从现在的860万增长到1000万;到2050年,伦敦的基础设施需求将增长60%。所以,伦敦交通局必须在这世界最古老的地下交通网中,挤出每一分剩余的负载量。
要应付人口增长,地铁需要大量资金。Holborn试验进行的同时,Tottenham Court Road站花费5亿英镑的升级也即将完成。“硬件”改造完成,配套“软件”也必不可少,没有乘客的配合,提升运载量只是纸上谈兵。但是要改变乘客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并非朝夕之功。
虽然Holborn试验结果显而易见,但真正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则是难上加难。为了改变人们搭乘地铁的习惯,伦敦交通局可谓用心良苦。最初,他们认为强制的办法可能会奏效,“让一些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站在左边,阻止他人从左侧通行”,考虑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冲突,他们决定改为鼓励,也就是在电梯底部派人用喇叭宣导两侧都可以站人,并安排一些高大的便服人员挡在扶手左侧。为了增加社会压力,他们甚至找到情侣帮忙,在电梯上牵手,阻止那些想要从左侧通行的人。
据内部报告称,三星期的Holborn试验中,反对声不绝于耳,虽然也有支持者,但相较之下沉默的更多。“这是懒惰和消极的表现!” “我知道该怎么用电梯!” 反对者用“荒谬”、“笨”、“这个主意非常糟”等话语,在一个小时内,有18人觉得这项措施很“愚蠢”。一位旅客在听到“请站在左边”的请求后,对工作人员竖了中指,甚至有人推开队伍中的小孩往上走。“难道不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么?”另一个人问到,“这又不是俄罗斯!”
三个星期的劝导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乘客们渐渐能够遵守新规则,不过试验终止后的一个星期,他们马上回到先前的模式。这有点像你花了四天让孩子们早点睡觉,结果隔天他们又开始晚睡。对于地铁站工作人员来说,如何在没有规训的情况下引导人们形成双侧站立的习惯仍是一道未解难题。
伦敦交通局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有下一次试验,他们将考虑只用一台扶梯,看看能否说服乘客站定,而且不用工作人员大声劝诫。他们将在那台手扶梯左侧画上脚印,提示使用者站稳,并播放客服的全息投影取代真人劝导。在规劝的方式上,伦敦交通局也下了一番工夫。有人提出要采取利他心理,强调大众利益,如果让乘客了解这样做是为了大家好,他们就会配合。不过伦敦奥运期间,为防止地铁流量暴增,交通局曾鼓励民众采取替代路线,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也有人认为应该从个人利益出发去提醒,“双侧站立对你有好处,能节省你个人的时间”。
在其他地方,改变也并不明显。香港和日本已经开始了两侧站立的宣导,“抓紧扶手”、“不要行走”、“站在你喜欢的地方”等标语出现在地铁站内。但收效甚微,习惯仍然战胜了规矩。
在日本,“不要走”贴纸已经放置在东日本铁路旅客公司所属的所有1770个自动扶梯附近,但大多数乘客似乎并不知道这一新提示。在自动扶梯左侧排队希望快速通行的做法仍然普遍存在。
香港地铁的管理人员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一个700万人时刻高速运转的城市,“站住,不走”的标语似乎很难打动他们。“如果我很匆忙,那就必须在自动扶梯上行走”,一位乘客如此回答。当被问及走路时可能发生意外,他回答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他的想法可能代表了大多数乘客,无论是在香港、伦敦还是东京。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过扶梯事故,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行走是安全的。东日本铁路公司的一位公共关系官员解释说:“运动期间事故数量减少,但站在一侧的习惯似乎已经扎根,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习惯是很难被改变的,尤其是习惯又披上了“文明”的外衣。“左行右立”或许对那些急匆匆的上班族来说既是文明也是福利,但没有了安全又何谈文明?更重要的是,改变“左行右立”的误区,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保护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他们更容易受到伤害,没有人可以为了自己的便利而将他人置于险境。无论是不是文明,只要存在安全隐患,都应该摒弃。
编辑:秦云
关键词:多国叫停 扶梯 地铁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