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年收入12万以下不交个税 这事儿靠谱吗?
新型体制下,对于普通收入群体而言,纳税额会减少吗?
按照目前的设计,考虑对应调整免征额的同时增加专项扣除,普通人要缴的个税应该是会减少的。
先看免征额。
我国有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劳务报酬、稿酬、财产租赁等11项所得应纳个税,免征额单指工资薪金这一项中的个税起征点。2006年1月我国将个税免征额从1980年以来的800元调整为1600元,2008年上调到2000元,2011年上调为3500元。刚想说新世纪后几乎隔两三年一调,就发现距离2011年的调整,如今已过去6年。6年间,北京的二手房均价已经从2万多涨到了5万。个税起征点真该到了提高的关口了。
但能调多高?有一组数据很有意思,1980年全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63.5元,当时的个税起征点是800元,是月平均工资的12倍多。根据最新统计,2015年全国职工平均月薪为5169元,2016年北京市职工平均月薪7086元,已经完全覆盖3500元的起征点。
所以,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就建议,个税起征点应该调整至最低10000—12000元,想法相当大胆!
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原本隔几年就该相机调整,但至于调整到什么程度,还得拭目以待。
不过,单靠调整免征额显然不够,专项扣除也被视作支持个人买房生娃等事业的重大利好。
敲黑板:专项扣除是在计算个人应缴纳个税数额时,将相应专项开支数额在税基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额度。
比如肖捷提到,“二孩”家庭的教育费用将充抵一定税费。此外,根据国外通行惯例,未来,住房贷款利息、社保资金、教育培训等支出也可能被列为专项扣除项目。
家庭中符合扣除的项目多,也就相当于提高了起征点。同样收入的两个人,一个买了房、要赡养多位老人、抚养孩子等,家庭负担更重,未来缴纳个税会相对少些。(你是不是忽然明白为什么爸妈催着你买房结婚了?)
所以,回答岛叔的疑问,因为能充抵部分个税,买房子、养孩子等的确相当于比别人便宜了些。
编辑:梁霄
关键词:年收入 个税 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