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学生26次还款19次逾期 校园贷狂奔约束机制在等待
戴晓凤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
代表委员建言
戴晓凤:反对大学生借钱创业、消费
新京报:校园贷引发很多争议,甚至出现“裸条”借贷,背后有哪些原因?
戴晓凤:首先,现在一些提供贷款的机构、从业者不择手段,道德缺失。一方面,向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学生提供非生产性的贷款,因相对高的利率,构成典型的高利贷,并且存在恶意催收,导致裸照、跳楼等恶劣后果。另一方面,除了学费贷款以外,其他任何贷款其实都是在追加学生的消费,促成不理性的消费需求的膨胀,甚至把压力转嫁到家长身上。
其次,从政府角度,由于没有法律约束,监管力度不够,(校园贷款)可以在校园任意释放。
此外,为什么裸贷能够生存?一是现在各种诱惑导致学生中存在许多非理性消费需求,如高档手机、服装与化妆品等,形成现实的借贷需求。二是对于放贷机构及从事放贷业务的行为人,没有有效的准入及管理办法,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进入,利用互联网手段,用高息吸引,钱来得容易,是别人的钱,损失后要么跑路,把风险留给投资人,要么用非正常手段收贷,裸贷就是形式之一。但这种裸贷、纯消费性的校园贷真的要禁止。
编辑:梁霄
关键词:大学生 逾期 校园贷 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