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再只是那个走得再远也要回去的家,不再是祖辈穷尽一生留给后辈的遗产。它更像是女婿的“敲门砖”,象征财富的标杆,它成了资本游戏里的一张王牌,幻想赚快钱者的工具。
每一秒,都有无数人在为房子喜忧。
今年两会,中央强调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是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和房子的故事。它试图回答:房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老有所依的地方
我的两个爷爷,到死都没有自己的房子。
一个是我血脉上真正的爷爷,姓刘,我叫他“木瓜爹爹”。他念过私塾,在战乱之时当了兵,返乡之后干不了重体力活,只能放牛干农活。他吟得一口好对联,写得一手好书法,但还是被乡邻讥笑“书呆子”、“木瓜”,死前最后一面,他还跟我讲对联章法。
老人老来云游四方,随处落脚,四海为家,从无今人对房子的概念。他活着的时候把土坯房拆了,地基留给孙儿盖楼房。死的时候,正是大年初三,他搬出竹椅,到外面安然而坐,无病无痛睡去,身后就是他曾经的破土坯房。
另一个爷爷生于地主家族,姓吴,是“木瓜爹爹”的妻弟,我叫他“大爹爹”。祖上有几十亩地,爷爷生来就是大少爷,却继承不了万贯家财,“斗地主”之后,“阶级成分”不好,童养媳也跑了,他一辈子没结婚。
“木瓜爹爹”把父亲过继给他,算是了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的遗憾。姐姐和我出生后,并不随父亲姓刘,而随“大爹爹”姓吴。
爷爷一生清贫,白手起家,去山里砍柴,拓荒开田,一辈子枯瘦如柴,到死的时候也没吃过多少饱饭。食道癌晚期的最后半年,他把大集体分的十几亩地,都分给了别人。老人最后死在过继的儿子、我的父亲的房子里,葬在祖人坟前。
“木瓜爹爹”一生都不赞成他最小的儿子、我的父亲读书,父亲却考了东半县第一;1981年,父亲18岁,出来教书,又成了全村最小的教师。
那是个“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年代,教师不再是“臭老九”。父亲转正后一个月工资34元5角,攒到我四岁、1995年,在全村盖起了第一栋单门独院的两层半楼房。
有老人捉过来两只土鸡;大爹爹”把猪牵出来卖了。两三百斤的大肥猪倒挂上秤,一边拉屎一边嘶吼。老人舍不得这头年年生一窝的老母猪,一边拍猪的屁股,一边似乎又想把猪刚拉的屎拽上秤。
那时候盖房没有现在这样专业的工程队,全靠自己一砖一瓦垒起来。全村人都来帮这位外姓的刘老师搬砖。盖房成本主要靠砖瓦物料和人工,每层145平,只花了2.5万元,折合一平米均价86元。父亲当时一个月收入够在农村盖七八上十个平方。
院里有水井,种树养花,院子后面是自家竹林,挨着水库。屋里正厅放“天地君亲师”排位,“大爹爹”住主卧,床头是黑白电视机。每个房间至少二三十平,不仅能放旧时镶着“顺治”铜钱的老柜子和铁锹等农具,还能堆几袋粮食,码一地西瓜。
那是房子代表着家的年代。经历过“58年饥荒”的老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大抵是搬出土坯房,住到楼房里。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当年急于盖房,更多是为了伺候几个老人,让他们老有所依。
父亲先后给五位老人养老送终。老人们还健在的时候,父亲每年夏天都骑着28号自行车,来回踩十几里路,插秧、割谷、晒麦、犁地。
老人们相继离去的十多年间,他又四处找医院,求医生,托关系,找救命的白蛋白,给老人陪床,又给他们一个个穿寿衣,一个个坟头培土。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B1-B、F35、F16等多型战机参加韩美联演
2018年度煤炭交易大会在太原开幕
芬兰庆祝独立100周年
联合国秘书长说反对任何危及巴以和平前景的单边措施
俄罗斯央行发布2018世界杯纪念币
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举行开幕晚宴及文艺表演
“科学突破奖”获奖科学家举行学术报告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