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会后探落实:过剩产能如何去得又准又稳?

2017年03月16日 11:18 | 作者:乔栋 张枨 刘洪超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手段才是好手段

记者:去产能,政府很重要,但不能只靠政府。用市场手段推进去产能,政府和企业有什么探索与尝试?

杜学军:包头正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支持重点钢企脱困发展。

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推动包钢剥离办社会,并参照周边省市钢铁企业土地使用税等标准,结合自治区的要求,调整钢铁企业税额标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另一方面,研究制定资源税返还政策,用于支持重点钢铁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纳入电力直供、多边交易范围,支持钢铁企业与现有富余电力机组进行重组、异地自备,努力降低用电成本。

晋煤集团董事长贺天才:去年,晋煤特色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非煤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2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达到87.7%,除煤化工产业外,其他产业全部实现盈利。这样,我们推动去产能就更有底气。此外,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晋煤集团上市实现突破,拥有了全国第一家煤层气全产业链上市公司,这为产业管理升级、提质增效,搭建起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杨敬忠: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一方面要利用现有价格机制压减过剩产能的利润空间,减少扰乱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要结合特色优势积极扶持产业转型,全力支持企业技改重组、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制定出台普惠制奖励扶持政策,提高市场主体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壮大一批具有特色差异、竞争能力的新兴产能,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增长。

科学合理规划,避免出现区域性失业率大幅攀升

记者:去产能,做好职工安置是底线更是难点。如何减少去产能对职工生活的冲击?

杜学军:去产能不是“去饭碗”,安置分流职工是关键。在摸清涉及职工情况的基础上,包头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并落实职工安置方案,细化做实职工安置渠道,依法处理劳动关系,稳妥接续社会保险,制定风险应对预案,以避免出现区域性失业率大幅攀升。

去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去产能工作中涉及的2497名职工进行了安置,其中对符合条件并申请离岗退养的285名职工办理了离岗退养手续,对其余2212名职工进行了内部转岗分流安置,包头市宝鑫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对去产能工作中涉及的398名职工全部进行了内部转岗分流安置,上述转岗人员都按月足额领取工资。

贺天才:人员安置是大事,我们开展了建企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人力资源配置重大改革,通过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冗员分流和转岗、退出机制,在全年煤炭平均售价、工资总额“双下降”的前提下,有力地保障了在岗员工工资水平的总体平稳,保证了转岗分流的顺利进行。(记者 乔栋 张枨 刘洪超)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落实 过剩 产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