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内蒙古牧民的幸福生活:放下套马杆、拿起台球杆
图为进城牧民在一起打扑克。 李爱平 摄
与乌力吉一同进入锡林浩特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的牧民的韩丽,今年64岁,看上去也就50岁左右。她的秘诀是,进城后心情好,和老朋友打扑克,偶尔打台球,日子过得充实,没有风沙侵袭。
今年55岁的舍楞,是一名中共党员,他将进城后的生活归结为参加了很多组织生活,结识了不少与之兴趣相投的老朋友,他们不仅在一起打台球,还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知识面的逐步增多,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
在锡林浩特达布希勒特社区党总支书记特日贡看来,这些进城牧民们精神生活充实的原因是他们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朋友圈”,而参与诸多活动,则能让他们的心灵变得开放,他们觉得自己还不老,在一天前举行的“政治生日”活动中,这些老人们还引吭高歌,唱得极为投入。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当前在锡林浩特市进行的“套马杆”到“台球杆”的角色转变,恰是走下马背的内蒙古牧民“老有所乐”的新模式,该模式目前正在内蒙古大规模推广。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认为,随着一批批牧民走进城市,官方如何解决他们的“心灵孤独”,已是重中之重。而在乌力吉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生活中不能没有台球杆。
编辑:梁霄
关键词:内蒙古 牧民 幸福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