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预付式消费陷阱层出不穷:商家收钱后或跑路或赖账

2017年03月18日 10:27 | 作者:潘从武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商家将为失信付出代价

由于没有主体限制,大量经营规模小、资质差的商家,如小的美容美发店、小型餐饮企业、私人健身会馆等纷纷涌入预付营销的行列,也因此加大了消费者的风险。

而因为执法监管的乏力,导致这一市场乱象得不到遏制,“商家跑路”等情况屡禁不止。

2016年6月,乌鲁木齐市民张明亮在南湖东路某瑜伽馆办理了一张价值1499元的预付式健身卡,孰料不到两个月,瑜伽馆突然关门歇业,想要办理退款也无从办理。同年10月8日,张明亮将瑜伽馆投诉至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即展开调查,但工作人员多次拨打瑜伽馆负责人姜某的电话,始终无法与之取得联系。后经工商部门进一步了解,姜某就此事委托了律师办理,但消费者和律师之间仅通过电话沟通且始终未达成协议。

今年2月14日,记者与张明亮取得联系后得知,目前,仅有部分消费者拿到了退款。

商家“跑路”,工商部门是否就拿他没有办法了?因为始终无法与姜某取得联系,工商部门不能进行当面调解,也无法进行行政约谈。而因为经营失信,目前,工商部门已将姜某的经营主体录入经营异常名录,并暂停其所有的业务办理。

“此事得不到妥善解决,姜某的经营‘污点’将一直存在,这也将影响到他今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外力·阿布拉介绍说,由于经营者普遍存在经济利益至上的经营导向,没有形成守法诚信的意识自觉,为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采取不诚信手段开展预付式营销,导致侵权问题频出。

“近年来,诚信体系的建设日益完善,商家将因其失信的违法行为受到惩戒,这或将对商家的预付式消费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外力·阿布拉说。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古雪丽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预付式 消费 商家 跑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