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小学性教材真的会吓到孩子吗? 学生:小题大做
在校长沈桂香看来,“学校10年的实践证明,该课程对孩子和家长的帮助非常大,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沈桂香说,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了这种科学认识,有助于让他们懂得怎么保护自己,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学会珍爱生命和感恩。在她看来,孩子从教材中知道了自己作为儿童,有受保护的权利;也从课程中知道了珍惜友谊、同学之间如何相处、交往,这些都体现在孩子们日常行为和精神面貌中。
与此同时,课程也让家长对于自己在孩子成长中应该肩负的责任有了更多认识,特别是在尊重并倾听孩子方面,家长有了很多提升,也拉近了亲子关系。
公 办 校案例
学校、家长多方协力开展性教育
朝阳区某不愿具名的公办学校
探访时间:3月14日下午
学校实践:将性教育纳入校本课程
使用教材:学校老师自主研发教案
老师自主研发性教育课程
“红色标签代表别人不能触碰的部位,黄色标签代表只能给一部分人碰,绿色标签代表别人可以碰,请每位同学将这些标签贴到空白小人的身体上。” 这是朝阳区某公办校性教育课的一角。学生正在通过贴红黄绿标签的方式,了解与其他同学身体接触时的界限。
从2010年起,这所学校就开始将性教育纳入了校本课程,课程贯穿一到六年级,每学期两个课时。
据了解,小学六年的性教育课程安排循序渐进、互相关联。一年级的教学主题是“我从哪里来?”主要教学生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二到三年级,主题为“身体的红绿灯”,通过了解不同人对不同部位的定义,知道彼此身体的界限;四年级,主要讲“交往的界限”,这个阶段开始渗透防范性骚扰教育,包括语言、肢体、心理三个层面;五到六年级,主题为“魅力男士女士”,讲解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帮助孩子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课程内容体系是老师自主研发的成果。实际教学过程中,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
而且,性教育课被学校划归为研究型课程类别,每节课都会录音录像,老师们会在课后回看录像,观察学生反馈。刚开始老师会比较谨慎,讲的内容相对较浅,后来会结合每个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一点点尝试,深化教学内容。
谨慎的授课态度也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因为性教育课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师水平提出要求外,老师讲课的态度也很关键。该校性教育课目前由心理老师兼任,老师们会提前一起备课,把控好教学尺度。
邀家长走进性教育课堂
当家长走进性教育的课堂,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学校一年级“我从哪里来?”主题的性教育课堂上,老师请来了班上的几位家长代表。
该校低年级段的性教育课上,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如何通过精子、卵子的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到经过十个月的胚胎发育并最终脱离母体。除了老师教授的内容外,学校还邀请了妈妈代表走进课堂,分享自己怀胎十月的经历和感受。
听完妈妈的分享,孩子们都很感动,这个过程拉近了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学生也懂得了生命的来之不易,这也让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更加容易被孩子接受。这个过程也让家长对性教育的认识焕然一新,明白性教育除了涉及性知识外,还包含生理心理教育、爱和责任的教育等,是综合性教育。
学校也在对父母的知识培训上下足工夫。学校负责人认为,中国的部分父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专业度有限,很容易按照过来人的身份去解读,而性教育对专业度要求很高。
据悉,该校希望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形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家长进行通识培训。
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个体教学”,要大大难于课堂“群体教学”。课堂上能大大方方说出来的问题,面对自己的亲生孩子,有时就张不开嘴。课堂的氛围很重要。在学生一起学习时,可以运用表演式、互动式等多种方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场景的模拟,提高防御性侵等危害行为的意识,而这个教育往往在家庭中难以开展。——李明,大兴区行知学校老师
目前,我国中小学性教育仍处在探索期,性教育的开展充满了曲折。性教育领域是需要专业支持和长期学习积淀的过程。在公办校内推动困难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其次是师资,最后是公办学校的课时限制。
——朝阳区某公办学校老师
■ 焦点回应
教材中出现生殖器官、性交等词汇是否就意味着尺度太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怎样的性教育内容?针对此次围绕性教材引发的焦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一线教学老师,听听他们对此的看法。
焦点1 儿童性教育是不是就性论性?
一提到儿童性教育,很多成年人的理解会比较狭隘。但一套好的性教材应该集性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性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生理特征,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除此以外,还包括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卫生常识等生活教育内容
据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介绍,教材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内容要求和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的六个关键概念,设计了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六个单元。伴随年龄的变化,每年六个单元下设的内容会有所不同,涉及儿童性发展的各个方面。
吴玲说,教材中关于自我保护的内容,并不仅是预防性侵的内容。在低年级教材中,要求孩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要知道父母电话和家庭住址,以及要学会寻求帮助等等。
借助课程,很多对儿童生活中行为规范、人格培养的内容,也都可以融入其中,比如不说脏话。在给孩子讲述人的诞生的过程中,她会告诉孩子,绝大多数人的诞生,都是经过母亲的阴道,因此对母亲要感恩,不能用侮辱母亲的话去骂人。吴玲说,借助这些生活中的情况,她所讲的生殖器官课进展很顺利。
焦点2 五年级就学月经是否太早?
在此前引发争论的那套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中,介绍了月经、遗精及自慰等知识。在网上争论中,有人认为五年级就谈这个话题有些太早。
吴玲说,自己不久前曾受邀到海淀区中关村一所知名小学为那里的孩子讲了一节有关月经的课程,而且这节课是男女混班上课。上课之前,我首先对这个班级的男生说:你们很幸运,可以有机会与女同学一起了解女性生理方面的知识,而倒退到吴老师上小学的年代,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作为男生,你很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现在,你是母亲的儿子;将来,你将是别人的男朋友;再后来,你将是自己妻子的丈夫;未来还可能是女儿的父亲。你很有必要了解这个知识,这样你就会知道怎么呵护女性、理解女性。
那节课结束后,那所小学的班主任就将孩子的反馈传给吴玲:有的男生说,以后妈妈例假时,不让妈妈干活;妈妈发脾气,要理解妈妈。课上,吴玲还提出问题:如果万一男生发现女生月经弄脏裤子,应该怎么办?有男生回答,他会悄悄告诉另外一个女生,让她去提醒她。“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彼此尊重。”吴玲说,这节课让那所学校老师对于儿童性教育的认知也有所改观。
李明认为,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等问题,有的男生、女生在四年级或五年级已出现了青春期的表现。五年级提早告诉他们青春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是为了在问题到来时,不让孩子过度恐慌,包括教材中介绍自慰,也是作为一种普及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绝对不是一种罪恶的行为,一定频度内的自慰行为不需要防治,更不必成为心理负担。如果有自慰的情况,怎样正确去做这件事,比如要注意在私密的空间,要洗净双手等等。
编辑:秦云
关键词:小学性教材 吓到孩子 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