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小学性教材真的会吓到孩子吗? 学生:小题大做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课程内容体系是老师自主研发的成果。实际教学过程中,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
而且,性教育课被学校划归为研究型课程类别,每节课都会录音录像,老师们会在课后回看录像,观察学生反馈。刚开始老师会比较谨慎,讲的内容相对较浅,后来会结合每个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一点点尝试,深化教学内容。
谨慎的授课态度也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因为性教育课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师水平提出要求外,老师讲课的态度也很关键。该校性教育课目前由心理老师兼任,老师们会提前一起备课,把控好教学尺度。
邀家长走进性教育课堂
当家长走进性教育的课堂,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学校一年级“我从哪里来?”主题的性教育课堂上,老师请来了班上的几位家长代表。
该校低年级段的性教育课上,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如何通过精子、卵子的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到经过十个月的胚胎发育并最终脱离母体。除了老师教授的内容外,学校还邀请了妈妈代表走进课堂,分享自己怀胎十月的经历和感受。
听完妈妈的分享,孩子们都很感动,这个过程拉近了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学生也懂得了生命的来之不易,这也让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更加容易被孩子接受。这个过程也让家长对性教育的认识焕然一新,明白性教育除了涉及性知识外,还包含生理心理教育、爱和责任的教育等,是综合性教育。
学校也在对父母的知识培训上下足工夫。学校负责人认为,中国的部分父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专业度有限,很容易按照过来人的身份去解读,而性教育对专业度要求很高。
据悉,该校希望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形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家长进行通识培训。
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个体教学”,要大大难于课堂“群体教学”。课堂上能大大方方说出来的问题,面对自己的亲生孩子,有时就张不开嘴。课堂的氛围很重要。在学生一起学习时,可以运用表演式、互动式等多种方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场景的模拟,提高防御性侵等危害行为的意识,而这个教育往往在家庭中难以开展。——李明,大兴区行知学校老师
目前,我国中小学性教育仍处在探索期,性教育的开展充满了曲折。性教育领域是需要专业支持和长期学习积淀的过程。在公办校内推动困难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其次是师资,最后是公办学校的课时限制。
——朝阳区某公办学校老师
编辑:梁霄
关键词:小学 性教材 孩子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