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古书画可以在故宫实验室换颜
老中青三代工作人员在书画保护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古书画修复工作
乍暖还寒的三月,故宫渐入游览旺季,已展出两年的“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览依然游客如织。其中一幅《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描绘了清乾隆三十六年慈宁宫庆寿场景。这幅纵219厘米、横285厘米的画作,场面宏大、祥和喜庆,所绘180余个人物,更像一幅皇家的全家福。作为故宫16万件古书画藏品中的一幅,这幅画从出库、修复、复制到复制品展出,背后离不开故宫书画保护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功劳。
依托馆藏优势
促进书画修复技艺传承
2016年12月,故宫书画保护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二批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之一获批成立,其前身是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书画保护修复实验室和工作室。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第一代“苏裱”书画修复大师进入故宫,1988年文保科技部成立,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修复技艺相结合。此后,一代代文物修复师薪火相传,守卫着故宫珍贵的古籍书画。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16万件古书画藏品,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实验室依托故宫博物院在书画文物藏品数量、研究与修复技艺传承、人才队伍、资金政策、科研设备、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以提升书画文物保护修复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妥善保护修复珍贵、脆弱的书画文物为主旨,开展古代书画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书画保护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雷勇介绍。
故宫书画保护文化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书画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传统工艺分析、疑难病害的科学处理技术研究、书画文物劣化机理现状评估及预防性保护研究等,针对特殊文物开展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修复成果。历史上,实验室曾先后保护修复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子虔的《游春图》、韩滉的《五牛图》、马和之的《唐风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国宝级文物。近3年来,实验室保护修复文物1000余件,其中书画类文物200余件;完成数字复制与人工临摹书画200余件。实验室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书画保护相关论文98篇,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故宫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古书画 故宫实验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