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伦敦又一次“家贼难防”
正因如此,非但刚刚生效的“特朗普式严防死守”全无效力,而且自2014年起特意在伦敦增加的防范力量,也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自2014年起伦敦的反恐警戒级别一直是“严重”,从未调低,“11.13”后警力增至2100-2700,并在公共场所派遣了武装巡逻队,但所有这些仅来得及放了个“马后炮”,还付出了一名警察的生命。
事实上伦敦本就是恶性原教旨暴恐事件的密集发生地:2005年7月7日,G8苏格兰峰会开幕第二天,4名英国本土伊斯兰暴恐分子在伦敦市中心公交系统制造连环爆炸,导致56死、700伤的英国史上最严重暴恐事件;2013年5月22日,两名本土伊斯兰极端分子在南伦敦伍尔维奇高呼极端主义口号,当众刺杀了1名英军士兵;2015年12月29日,1名极端分子高呼“圣战”口号,在东伦敦莱顿斯通车站刺伤两名路人……这仅仅是“大事”,“小事”则近乎隔三差五便会上演。
迄今为止,欧美大多数国家仍然执着地将“防边防外”当作主要本土反恐安全防范措施,其立足点仍然建立在假定恐怖组织会和“9.11”时那样,采用让外籍专业恐怖分子从外入境,用“常规”军火发动“准特种作战”的形式,但事实上近年来“9.11”后这类“本土独狼式”暴恐袭击远较“9.11”式为多,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案、麦克默里堡军医戕害战友案是如此,2016年法国尼斯“7.14”血案也是如此(凶器是一辆在欧洲到处可见的集卡车),嫌犯大多是在虚拟空间和网络被洗脑的本国人,凶器也多为土造或就便。在伦敦,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前述各起、包括刚刚发生的“3.22”事件,已知作案者几乎都是英国籍,甚至在英国土生土长。外贼易躲,家贼难防,对于这类恐怖威胁,陈兵国门、严防死守,又能如何?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中心开花”的暴恐方式,很可能成为极端暴恐的“新常态”:“伊斯兰国”发言人、著名恐怖首脑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Abu Mohammed al-Adnani)2014年曾经在网络“洗脑”中公开煽动,“即便没有枪,没有子弹和炸药一样可以‘圣战’,你可以用各种借口约‘异教徒’单独见面,然后用石头、用刀、用毒药、用车……都可以杀死他。你甚至还可以把他扔下悬崖,或者赤手空拳地掐死他”。很显然,在一颗充满偏执、仇恨、暴力的极端主义头脑中,任何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正常交往和日常生活一部分的行为方式,都可成为恐怖计划的一环,任何在普通人手中用于工作、娱乐、社交的普通事物,都可变成致人死命的凶器。甚至哪怕什么武器都没有,只要这种“看不见的凶器”根深蒂固存在,惨剧就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应该承认,对这类“家贼”,各国暂时还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甚至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事发时,首相、阁员和下议员们正在威斯敏斯特宫开会,讨论包括“脱欧”在内的重大问题,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政要们乱作一团,首相等人匆匆转移,少数议员不知所措中竟失声痛哭,而个别政要(如副议长霍伊尔Lindsay Hoyle)竟吓得拒绝转移……
但他们很快就冷静下来,宣布“翌日一切工作照旧”,当然,也包括“脱欧”。
当初“脱欧”公投之所以闯关成功,一大原因就在于许多英国人不满欧洲对非法移民、难民的“慷慨开放”,以及大量“不受欢迎的外国人”以欧洲为跳板涌入英国,“家贼现象”的又一次发作,只能让这种固已有之的情绪进一步放大,从而令本就覆水难收的“脱欧”进程,更加势如脱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伦敦 暴恐 事件 家贼难防 英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