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八旬老人37年后病房复婚 半生缘一世情
新华社记者廖君 李建平
63年前,两个大学生暗生情愫;57年前,他们天各一方却喜结连理;37年前,造化弄人,已儿女双全的他们却协议离婚。今年,尽管知道在一起的时光不多了,年过八旬的他们选择在病房里复婚。
李超杰与王庆的感情或许算不上一般意义上令人艳羡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命运流转下一对普通人的聚散离合,令人感慨。
李超杰说:“我们这辈子错过的太多了,只求以后能在坟墓里相互陪伴。”
从同学少年走到伉俪情深
医院里白色的走廊,李超杰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着。长长的走廊似是这崎岖漫长的一生,等待在尽头的是他“新婚”的妻子——王庆。
“奶奶,我又来了。今天早上还好吧?”李超杰按晚辈的称呼喊王庆。
王庆转过头,“嗯”了一声。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眼,不再言语。结肠癌晚期的王庆,已没有多大的力气开口说话。
尽管已经年过八旬,病床上脸色苍白,但眼角眉梢间,依然可以看出她年轻时俊俏的模样。
“奶奶年轻时,是很好看的,就像我们那个时候流行的电影《女篮五号》中的明星。”李超杰说。
他的思绪回到了六十多年前。1954年,两人同时考入刚成立的首都师范大学,成为同班同学。
“我们都是河南老乡,最开始聊的都是学习和家乡,都是同学之情。”李超杰说。
1955年,李超杰的母亲患病。寡母独子,他选择休学回老家照顾母亲。休学手续,都是王庆帮忙办理的。让李超杰感动的是,虽然只同学一年,但王庆非常热心,将休学的手续办得妥妥当当。李超杰当时就有了格外的好感,觉得王庆心地善良,是个可以厮守终身的女孩。
1956年,待李超杰重新返回学校时,王庆已毕业分配到武汉的江汉教师进修学院工作。鸿雁传书,两人之间一直未断联系。
“那个年代,我们都很保守。书信里能谈的除了学习就是工作。我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李超杰说。
1957年,李超杰也面临毕业分配。为了回家照顾老母亲,他选择回到开封,对王庆的思念只能埋藏在心底。
然而,空间的距离无法阻止两个人爱情的萌芽。三年春来秋去,书信往来,两人含蓄的感情,逐渐升温。
1960年,李超杰写求婚信给王庆。回信在他眼中就只有两个字——“同意”。
当年春节过后,两人喜结连理。没有摆酒宴,只有一对新人终成眷属后的浓情蜜意。
当年底,大女儿出生。两年后,两人又迎接了儿子的降生。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八旬 复婚 一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