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浙江破获22年前惊天“悬案” 警方首度披露侦破细节

2017年03月31日 09:47 | 作者:陈东升 王春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专案组坚持22年不懈追凶

1995年,第一起案件发生后,浙江省公安厅就成立专案指挥部。历任厅领导对侦破工作高度关心关注,在全省范围内抽调精干警力,全力支持开展专案侦查。

同时,专案指挥部也多次在媒体上公布案情,动员群众积极举报,扩大线索来源,并对群众举报的重点人员逐一进行核查。

“1995年案发后,我在宁波呆了半年;2004年,在诸暨呆了一年。”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痕迹高工马继雄说。

绍兴市公安局刑侦专家周贤人在2004年诸暨案发后,在诸暨呆了6年。“后来,案件侦破工作一直没有进展,其他工作也很多,2009年5月撤离。”他不无遗憾。

全国著名痕迹专家、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原副支队长叶信隆,在生病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此案,以此为一生遗憾。

这起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浙江公安仅案卷就整理了400多卷,有一个专门的案卷资料室和一个物证室。

在22年里,专案组民警的足迹遍布除西藏、台湾之外的全部省市区,行程数十万公里,检验比对各类痕迹物证1200多万份,查询信息数据上亿条。

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徐加爱到任浙江以来,对这起积案的侦破工作高度关注,专门前往专案指挥部看望专案组人员并听取侦查工作进展汇报,副厅长黎伟挺多次召集人员专题研究案件侦查工作。

整个案件的侦破工作得到了公安部的大力支持。2017年2月28日,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全国14名刑侦专家专程到诸暨进行会诊指导,为破案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夯实基础工作缩小范围

从2010年开始,宁波市公安局在重新梳理案件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将前期调查的海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全部输入公安信息系统进行碰撞比对。

与此同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广泛征集线索,对群众提供的遍及全国各地的2160余条线索逐一进行跟进落实,其间,还组织专门力量远赴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对重点线索一一予以查证排除。

2016年11月23日起,宁波公安机关根据省厅组织部署,对余姚、海曙、慈溪等地公安机关进行全警动员,全力以赴调查4起案件的相关物证和人员排查,并组成信息、侦查、视频、技术等四个工作组,累计分析人员信息75000余人次,对筛选出的1600余名重点人员逐一调查甄别,并建立一人一档。

其中,余姚公安机关组织的60名警力,围绕系列案涉及的所有视频监控进行筛选、复看,全力挖掘视频资料潜力,累计查看视频1500余千兆,记录信息16000余条。

这些工作,为数据碰撞、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信息支持,为侦查破案缩小了工作范围。

在案件具体侦破过程中,绍兴市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各项专案侦查工作,积极拓展信息数据采集途径,根据4案前期侦查工作和物证查证工作情况,按照刻画嫌疑人具备的条件,对重点行业人员、重点区域居民开展信息集中采集。同时,强化现有案件资料汇总分析,对千余份案卷资料、数千兆视频资料进行电子归档,组织精干警力再次进行研判分析。

绍兴警方还坚持以现场涉案物证为突破口,重点针对越城“1998·4·7”供销大厦抢劫杀人案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以及在诸暨“2007·11·06”抢劫杀人案现场遗留物上提取的生物检材进行系统性、全方位核查比对。

历时19年的侦破历程中,小到每一份生物检材的提取比对,大到每一个重点侦查群体的调查,在大海捞针般的追查中,不少刑警带着遗憾退休了、调离了,但绍兴刑侦坚守不放,迎难而上,成功缩小了侦查范围。

编辑:李敏杰

01 02 03

关键词:案件 进行 侦查 侦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