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小学生骑共享单车上学现象普遍 专家:涉嫌违法
■ 追问
平台已设置年龄门槛小学生为何仍能开锁?
新京报记者分别在ofo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小蓝单车的APP使用未满12周岁儿童的身份证号进行注册均未成功。ofo和摩拜回应记者称,在注册阶段均对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进行年龄限制。且在未完成注册环节时无法解锁用车。那么一些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是如何用上车的呢?
一位共享单车业内人士介绍,实名认证环节在几家租赁厂商投入市场时就已存在,这主要考虑到方便押金退还和部分安全因素。而对12岁以下身份证号无法注册的限制,是在后续的完善中才增加的。即使一些用户注册时间较早,但对仍未满12岁的未成年人也无法使用共享单车。
探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学生会使用家长的身份证号注册,或在家长为其解锁后,使用共享单车。3月30日下午,在东城区幸福大街,记者看到一位儿童正使用手机打开一辆共享单车。这名儿童告诉记者,因自己未满12岁,无法注册就使用其妈妈的手机解锁。
另外防范未成年人使用,除实名认证之外,车锁的可靠性也很关键,部分共享单车使用机械锁,容易导致破解。上文中提到的小薛告诉记者,自己在上学路上看到一辆没有上锁的共享单车,便直接骑着来上学了。而同学们之间,在路上看到共享单车时,也会猜密码玩,“每换一个数字就按一下开锁键,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试,如果开锁键能按动,就证明密码猜对了。”
媒体报道,儿童能违规骑行和一些共享单车锁“容易打开”有很大关系。比如记住密码后把车停在偏僻角落,第二天再骑,或者根据车锁上面磨损不均匀的痕迹破解密码。对此说法,记者从几位使用共享单车的学生那里得到了证实。
■ 说法
未满12岁用车 违法后果监护人承担
同济大学城市公共交通专家孙章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防范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需要家长、学校、平台及政府形成合力。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共享单车规格多为24、26英寸,未满12周岁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骑在车上重心不稳,安全隐患较大”。他表示,及时告知、监管孩子不要骑共享单车,家庭、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应形成合力,缺一不可。
孙章认为,实名认证环节是安全隐患促使企业做出的应对措施,共享单车平台有责任继续研发更多方式防范未成年人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目前共享单车暴露出的种种监管问题,是政府部门对于新技术的发展预料不足,没有形成配套制度导致的。技术的进步,很快会对管理者提出挑战。对此,孙章认为,相关管理制度需在设计时要有预见性。
北京才量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才亮认为,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骑共享单车上路违反相关法规,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备行为能力,其违法后果由其监护人承担。比如,目前共享单车平台普遍不允许12岁以下未成年人注册使用,如家长帮其解锁,则责任由家长承担。此外,在交通事故中由交警认定未成年人一方该承担的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如果是因为共享单车自身的质量问题及服务漏洞导致的事故,共享单车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交警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于12岁以下儿童骑自行车如何处罚并未作出太明确的规定,一般的做法是抄告学校,或者将未成年人交由学校及家长教育管理。(记者 卢通 曾金秋 实习生 刘经宇)
编辑:梁霄
关键词:小学生 共享单车 现象 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