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10个家庭就有一个在创业 本地创客率先布局雄安新区

2017年04月11日 09:35 | 作者:樊江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本地创客率先“布局”雄安新区

4月7日,“安新到家”的外卖小哥们在经理杜聪的带领下,来到安新县委县政府门前合影留念。

2015年,1987年出生的杜聪和朋友一起成立了当地第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安新到家。“目前核心就是送外卖。”杜聪介绍说,公司负责线上的员工11人,“跑腿”外卖小哥则有5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90后”。

说起合影的动议,杜聪表示:没什么特别的。“公司成立后,大家每天奔跑在安新的大街小巷,还没顾上照一张‘全家福’。”他表示,公司里包括他在内的都是安新人,家乡成为雄安新区了,他想以这样的方式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

说起新区设立会对他和“安新到家”的影响,杜聪认为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挑战,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分析说,在安新他的竞争对手是“美团”“饿了吗”。“他们目前是代理模式,将来很有可能变成‘直营’模式。”但杜聪认为,新区的设立,也会带来市场、技术和投资。目前在当地“安新到家”是绝对的行业“老大”。“我们每天外卖接单都在1700单左右,而竞争对手也就在100单左右。”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已经有保定的十几个县加盟了他们的“到家”模式。

“我们并不惧怕挑战。”说这话时,小伙子底气十足。他们一方面加紧研发App,争取在下个月上线,同时他们走出安新、布局雄安的行动已在实施中。作为雄安新区的三县之一,安新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738平方公里,其中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在安新境内就有312平方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安新白洋淀景区也在安新县境内水域范围。

墙上挂着写意的芦苇画、院中高高吊起的遮阳苇薄、叽叽喳喳从廊下飞进飞出的燕子……4月7日,在安新县望月岛上的王家寨民俗村,66岁的陈茂栓老人经营的5号院洋溢着白洋淀水乡特有的闲适与祥和。

陈茂栓刚刚驾船捕捞的白莲、鲫鱼、鲤鱼、黑鱼、嘎鱼……在院子里的水池中欢蹦乱跳,它们将是投宿小院游客的晚餐。陈茂栓的家在距离望月岛一里地的王家寨村。“划船20分钟就到。”在王家寨出外做生意打工,是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

“在北京新发地,曾经80%以给食堂饭店配送蔬菜和肉类的人,都是安新人。”47岁的13号院主人王东东告诉记者,他就是王家寨村外出打工做生意的第一拨青年。上世纪90年代初,王东东和村里的年轻人不能再像祖辈那样以打渔为生。“用自家自留地出产的芦苇编席,买的人也少了。”他解释说:“因为用席子铺炕盖粮食的越来越少了。”

而2000年前后,王东东到望月岛搞民俗旅游,在王家寨同样也是第一拨儿,为此还上过新闻。记者了解到,通过持续多年补水和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目前,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有大型水生植物47种,其中曾经绝迹的菱角、芡实、白花菜等植物重现;鸟类增加到20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丹顶鹤。

为了推广旅游,前几年他曾花钱在网上做过广告,如今回头客都应接不暇。其中王东东经营的13号院,去年忙的时候要请3个帮工,“2天的工钱就是300元。”在王东东这个曾经出外闯荡的白洋淀人看来,雄安新区的设立,无疑给当地年轻人在家门口带来更多的机会与选择。

据安新县旅游局统计,仅今年清明小长假,白洋淀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56.47%;创经济效益1649万元,同比增长256.50%。

编辑:梁霄

关键词:家庭 创业 创客 雄安新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