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共享办公来了:一个座位起租 创业企业也能在市中心办公
社区化社群化
■共享全球资源,连接国际市场,形成共赢局面
WEWORK发源于美国,但因为中国投资公司——“弘毅投资”投资其美国总部并加入董事会,它在中国的发展明显加快。
短短一年多,WEWORK扎根上海,入香港、进北京,已在全国有了8个办公楼。在香港,铜锣湾的第一个WEWORK楼宇,甫一开张入驻便近八成;在上海,即将开业的东海中心这座楼还没开张,签约入驻的就有了大客户……
尽管上海的商业楼已供大于求,但共享办公因降低成本而备受青睐。比如,在WEWORK加入会员租工位,比独立租办公房要省30%—40%的费用,而且工作环境舒适。
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的“社区化”“社群化”,会员享受的不仅是座位及公共空间,还有全球资源:会员可以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的WEWORK楼宇免费找到座位,还可以随时与全球10万名会员沟通,获得潜在的客户或粉丝。
科通芯城是一家3年前创立的智能硬件平台公司,网名叫“硬蛋”,在WEWORK租了34个工位。“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结识国际伙伴,与其他国际会员沟通合作。”科通芯城张文茜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间的连接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弘毅投资董事长、CEO赵令欢这样解释:“在纽约找一个人设计、制作、开发,再应用,成本会很高,但是如果把这个需求放在WEWORK的网上社区,就有可能找到远在上海的低成本供应商。反之,上海的会员也是如此。这样就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本土共享兴起
■模式日益多样,企业可有更适合的选择
方明与一群北大人创立的专事招聘的“三顾人才”,入驻联合办公的方糖小镇;姚宗场创办的泰迪(上海)电子商务公司主要为干洗衣服的人群服务,则选择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区的众创空间,从几个工位发展到了500多工位……在上海,共享办公的方式不止WEWORK一种。
借鉴WEWORK的模式,国内已涌现出了许多共享办公空间,方糖小镇、祼心社等迅速成长。
方糖小镇的创始人万里江介绍说:“WEWORK是共享办公模式的创立者,有许多方面我们难以学到,但本土创立的共享办公空间也有独到之处。”
现阶段,共享办公大体有三种方式:众创空间、加速器和联合式办公。“众创空间和加速器中许多是初创公司,甚至是萌芽状态,很多公司享受免费的工位,根据成长的不同进展,享受不同的服务,有的工位适当收费,也可能因为发展壮大而获得更多投资。联合式共享办公的主体模式则是付费工位,以及座位以外的公共空间。”
WEWORK有许多移动工位,方糖小镇则有意减少移动工位,“大多数中国会员还是注重私密性,我们更多的是固定房间,也很受欢迎。还有,WEWORK提供免费的啤酒,而中国的管理者不希望员工工作期间喝酒,基本不提供。”万里江说。
不管如何差异化,本土共享办公同样在努力降低入驻企业成本。万里江说:“我们将所有入驻会员看成一个团队,集中采购服务。一两个人的小企业没有议价能力,而我们以整个方糖小镇谈,就把价格谈下来了,商务成本也就降下来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共享 办公 创业 企业 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