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以猎人的名义 解救被“囚禁”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车牌号被人涂抹了,海燕在帮它刮干净。图片拍摄:央广网实习记者 陈锐海
像海燕这样利用业余时间解救被困单车的“猎人”还有2000多位。他们原先互不相识,却因共同爱好在网上聚到一块。根据“打猎”的战绩,他们将自己分成正式猎人群、实习猎人群、地区群三个组织。在微信群中,志同道合的“猎人”互相调侃,分享各自的“打猎”成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讨论共享单车的机会”。在现实中,他们会一起去“围猎”,会骑着车从长安街跑到玉渊潭,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会专门从上海跑到北京,聚到一块儿吃个饭、聊聊天。“在这里我们有很强烈的归属感,像个大家庭。”海燕说。
想要改变
“猎人”群以男性居多,有时大家担心海燕一个女生半夜外出不安全,劝她夜里少行动,但她依旧偷偷跑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以一己之力这么绵薄的力量,去影响周边的人,去产生一些改变。如果不做,那就什么改变都没有。”
“猎人”们想要改变的,是让他们“欲哭无泪”的共享单车违规使用现象。海燕第一次使用时,就碰上这种令她心疼又气愤的情况。
那会儿,这个从小就爱骑着单车满城游玩的女孩儿,自打来北京上学后就鲜有机会重温那种乐趣,好不容易街头出现了可以随时骑行的共享单车,自然是喜不胜收。但她没想到的是,就在她恨不得立马体验一番时,一出门就发现眼下仅有的三辆车被一条长长的铁链死死地锁在一起。海燕当时“傻眼了”,“什么是共享单车,就是每个人都能使用,你这么一上私锁,别人就用不了,看到后真的很气愤”。她立马拿出手机,拍照举报。
从此,举报和解救,成了她的习惯。有些“文青”气质的她把街头上的小黄车、小橙车当成自个儿的朋友,周末闲着没事就带着它们走街串巷、逛逛公园、合影留念。所以,与单车感情颇深的她,每次看到自己喜爱的“伙伴”被人伤害,总想尽快拯救它们。
编辑:梁霄
关键词:猎人 共享单车 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