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黑龙江:智能升级为龙江制造增添新动能

2017年04月17日 15:05 | 作者:桑蕾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 

民营企业:研发新品闯市场

沉浸在喜悦中的不止是大型国有企业。3月21日,全联重型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新产品豆类联合收割机成功下线,这款收割机成功解决了饭豆、绿豆、芸豆等杂粮作物不能用联合收割机的难题。这是全联重型经过3年研发的拳头产品,“好用不贵”仅售13万元,一下子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订单。据全联重型董事长王连芳介绍,2017年他们已经签了1.7亿元的订单,若不是因为流动资金的压力,他们的胃口可能更大。

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董事长周立富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近几年,他不“安心”做通用机床的专机,开始研发攻克大型平面钢铁材料镜面加工世界难题的洁净钢检测系统。这一特立独行的举措,不但令华工在机床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近两年均保持数千万元的订单,还被国家工信部纳入“十三五”规划指南中,将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国家级层面的重点推广与指令性应用。

哈大齐是龙江装备制造产业的聚集地。齐齐哈尔工信委主任刘大勇用“灭顶之灾”来形容2014~2016年的装备制造产业,“齐齐哈尔大多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特别明显,经我们分析,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出现了问题。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采用低价竞争导致效益雪上加霜,而此时华工机床、全联重型这样的企业冲了出来,用研发新品闯市场,成为行业的翘楚。”

2017年1~2月齐齐哈尔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4.5亿元,同比增长24.8%。据悉,装备制造业的复苏周期一般需要6~8年,而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却只用了两年,究竟是真复苏还是“回光返照”?在刘大勇看来,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的上翘曲线是健康的。“分析企业在手订单后,我们发现大部分都是研发的新品,在行业内较为领先,科技含量较高,是企业向智能制造发力的结果,发展的步子很扎实。随着大型企业拿到订单的增加,会逐步带动下游产业链条。相信在4月份以后,齐齐哈尔的装备制造产业会更好。”

龙江装备:转型升级添动力

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制造业体系庞大,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发电设备、飞机、汽车、燃气轮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以齐齐哈尔为核心的铁路货车、数控机床、重型冶金成套装备产业聚集区,以大庆、牡丹江为核心的石油装备产业区,以佳木斯为核心的农机装备产业区。其中飞机制造、发电设备、数控机床、重型装备、铁路货车等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力,累计为全国提供了1/3的电站成套设备、1/2的铁路货车、1/3的重型高档数控机床,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的高端装备及专用装备。

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的复苏是我省装备制造产业的代表之一。2016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246.3亿元,与2015年持平,持续走低的态势正在扭转。据省工信委装备处副处长冯涛介绍,2016年,我省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发。2016年6月23日,我省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就通用航空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运营等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仅两个多月,中航工业哈尔滨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主营运-12通用飞机的生产。同年12月,大庆沃尔沃生产的全新S90长轴距车型上市,2017年正在谋划出口欧洲。2017年2月22日,长安福特新福克斯在“全新”工厂正式下线。两个知名企业将带动我省企业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12月,我省在叶卡捷琳堡、莫斯科成功举办两场对俄工业与技术合作洽谈会,88家中方企业和俄方22家企业洽谈签约24项,促成合作意向31项。2017年的第四届中俄博览会上,我省将继续促进龙江企业和俄罗斯企业合作。可以说,此轮装备制造业的利好消息是我省近年来不断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发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叠加效应的显现。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装备 制造 企业 齐齐哈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