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络刷单扰乱电商正常运营 或触犯诈骗罪等5罪名
刷单犯罪行为中的罪数问题
1. 搜索引擎与电商平台的责任认定。如果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明知他人利用其信息网络服务实施刷单犯罪仍为其提供支持和便利,而双方没有直接的意思联络,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拒不改正,刑法修正案(九)针对此类行为新增设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和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可能同时成立两罪,应当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果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没有为刷单犯罪提供支持和便利之故意,仅仅知道对方可能实施刷单行为,而没有继续跟踪监管。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的行为从外观上来看是无害的,但客观上对犯罪分子的行为、结果起到了促进作用。刑法理论上把这一行为称为“中立帮助行为”。对中立帮助行为如何处理,笔者赞同折中说的处理方式。具体而言,应依据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是否具有确定的故意来处理,如果其明知刷单人的犯罪意图,仍然为其提供平台服务,则搜索引擎或电商平台成立帮助犯;如果其并未确切认识到犯罪分子的犯罪意图,只是认识到平台提供的服务可能会被犯罪所利用,原则上应适用信赖原则加以解决。当危害后果发生,如果搜索引擎或者电商平台积极处理,履行义务,则不构成犯罪;如果造成危害后果仍不积极履行义务,则可按照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追究刑事责任。
2.组建QQ群教授刷单方法人员的责任认定。实践中,很多不法分子在网上组建QQ群教授刷单技术。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遏制违法犯罪信息的传播,刑法修正案(九)已新增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而传授犯罪方法罪与该罪实际上是一般与特殊的法条竞合之关系,通常应本着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另外,刷单人按照行为人所教授的方法实施刷单行为构成特定的犯罪时,网上教授刷单方法者亦可构成此罪的共犯。
3. 网上售卖注册账号相关资料为刷单提供帮助行为的刑事责任。网络上除了出售刷单教程、刷单软件,还有一些人售卖注册账号需要的假身份证、假驾驶证,或者出售他人真实身份信息等资料用来注册账号,这些行为人可能涉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作者阴建峰 刘雪丹 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
编辑:梁霄
关键词:网络 刷单 电商 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