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共享单车畅行背后的“死结”:“虐车”等问题频现
企业运营需明责
相比不断扩大的投放规模,共享单车企业现有的配套设施、线下运营管理投入情况严重滞后,“重投放,轻运营”的矛盾突出,这是导致行业系列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政府管理不断规范的同时,共享单车各企业也在不断明确自身的责任。
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小蓝单车副总裁胡宇沸表示,将通过三个途径解决停放秩序问题。首先是通过APP、微信、微博、短信等线上渠道强化用户文明停放车辆的意识;其次,在线下多处地点配备运营人员,引导用户停放在规定的地方;另外,目前小蓝单车正进行技术改进,优化现有的定位系统,及时监控用户在指定区域停车的状况。
企业加强与政府对话。各企业应当建立与属地政府或管理部门的事前沟通机制,服从和配合属地政府的管理要求,不应忽视道路的“公共资源空间”特性。ofo方面人员表示,“小黄车”已向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承诺书》,做好禁停区域巡视收车工作,并通过微信、APP软件等途径开展对禁停区域的宣传,实施对违规停车用户扣除信用分的措施,同时也会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
公民素质需提升
最近,一些共享单车的“补牌侠”、“单车猎人”正维护着公共利益,为城市留住尊严。他们会把共享单车上被划掉的车牌数补上,会把那些被上私锁、被损坏的共享单车“松绑”,并向官方举报,通知维护人员将它们物归原地。目前,这群守护共享单车的志愿者在全国已有2000多人。
从使用者主动变为监管者,是公民意识的提升。在共享经济时代,用户是“共享”的重要环节,公民素质及作为对这项新生事物的影响深远。作为社会主体,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公民也要积极监督、举报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这守护的不仅是社会的利益,也是公民自身的形象。
专家还指出,在共享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共享经济做得好才能共享快乐,要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在分享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服务。
面对共享单车带来的改变和挑战,资深媒体人高严先生对本报表示:“信息时代下,政府要创新服务和监管模式。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要主动探索升级新的运营方式。共享的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协作、责任共担,以成就共享社会的美好未来。”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共享单车 虐车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