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观察:谣言转发大户80%是中老年人 精神空虚是主因

2017年05月05日 14:3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精神世界空虚促使老人信谣传谣

一个显然漏洞百出的谣言,为何能在中老年群体中流传甚广?中老年人为什么屡屡成为诈骗团伙的“猎物”?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多名专家表示,老年人成为受骗主体有精神空虚、从众心理、家庭等多方面原因。

陆女士是一名国企的退休职工,平时喜欢在朋友圈转发一些养生知识,尤其爱给已经工作的女儿发。她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坦言:“我不怎么看微信说的是不是真的,毕竟对自己、对家人的身体有好处。我发这些,都是为了家人的身体着想。”

陆女士的想法也是很多中老年人转发谣言主要的动机之一。心理学家陈昊思在《社会正能量》节目中分析了中老年人这种行为:这背后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内心的孤独感。他们渴望有儿女陪伴在身边,渴望儿女知道他们的生活,渴望跟上社会的节奏,而不是成为一个被儿女、社会抛弃的边缘人。

前媒体人张敏有着长期的社会调查经验,接触过大量老人被骗的真实案例。他也认为,“中老年人与子女长期分离,出现情感上的空虚,从而容易被人攻占,这种情感招数会让老人深信,甚至心甘情愿地掏钱被骗。”

在“鸟巢”诈骗事件中,虽然“每人领5万元”缺少更多细节支撑,要素很模糊,谣言看似站不住脚,但是在群友互相鼓励强化暗示之下,最终成为“现实”。

华北电力大学法学教授方仲炳认为,老年人对新媒介缺乏认识。“老一辈人对传统媒体的报道甚少怀疑其虚假,形成了惯性思维,以至于骗子拿着一份自己印制的非法出版物,他们就相信那是经过政府审批或者同意的。其实很多被害人心里已对骗局有所发觉,只是侥幸心理较重,非要水落石出才相信被骗”。

当老人被骗以后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如何平衡中老年群体内心需求和社交需求,将网络谣言的危害降到最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2016年10月开始,公安部组织部署全国涉案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针对“解冻民族资产”等微信诈骗活动的专项打击工作。截至目前,共打掉犯罪团伙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4名,初步查证涉案金额逾7.3亿元,成功破获了“三民城”“巨龙国际”“5A级扶贫养老项目”等一批重大诈骗案件。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显然不够,正如有网民评论的那样:“防止老人受骗,做子女的关爱老人多陪伴才是王道。”

深圳之窗CEO陆亚明说:“我反对让老年人离开互联网,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一起来帮助老年人能够分享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成果。”

年幼时,正因为父母教导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才有了我们今天对谣言的警觉。然而,长大后,长辈们却成了传谣的“主力”,这是谁的失职?也许在国家层面打击谣言的努力之外,子女们也应注意反哺教育。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谣言 转发 中老年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