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智能手机培训班”需读懂老年人的爱与痛
在管孙子之余,崔女士及她的朋友们都想,要是能有个专门教老人学习智能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使用方法的学习班就好了,他们可以抽时间去培训。于是,崔女士和老伙伴们跑到陕西西安市自强路的一所老年大学,询问是否有这样的培训班,老年大学说并没有这样的班。随后,他们又跑了一些托老机构,还是没有。(5月7日《华商报》)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在带给我们巨大福利的同时,它卷起的灰尘也遮掩了一些弱势者的身影,它隆隆的声响也覆盖了一些弱势者的叹息。在互联网深刻地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遭遇了边缘化。不会发红包、不会发照片、不会使用导航……,年轻人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一些老人来说却格外困难。
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一些对新生事物理解和接受程度“慢了一拍”的老人,承受着“文化堕距”带来的尴尬与纠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一具有“时代感”的社交工具,意味着老人与外部世界的社会联结没有那么高效、顺畅,意味着与时代“脱节”;为了更好地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融入,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成为老人一种普遍的利益诉求。
一方面,一些老人有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情与渴望;另一方面,老人们的“好学”却遭遇了家人们的“不乐意教”,让老人们的愿望难以成为现实。从表面上看,家里人好像上了发条一样紧张忙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实际上,家人们忽略、漠视了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
家里人不愿意教,老年大学无此培训,托老机构也没有这项服务,老人们承受着“想学却学不到”的无奈与艰辛,不能再让他们的利益表达“说了也白说”。实际上,“智能手机培训班”并不需要多高的成本,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只要愿意都可以做得到,只要有心,就可以帮助老人们完成心愿。
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有年轻男子手绘九页说明书;为了教会父亲使用微信视频聊天,大二女生花了两个晚上手绘微信教程;为了让年近八旬的姥姥每天都能和四个女儿面对面对话,河北承德女孩李璐手绘了六页微信说明书……尊重和回应老人们的利益诉求,用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智能手机培训;这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爱心和晚辈们的情感表达。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需要等一等、帮一帮那些“慢了一拍”的老年人。不论是家庭给予关爱,还是社区设置专门的培训班,抑或老年大学、托老机构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只有“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才能切实地帮助他们、裨益他们,让老人们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老人 人们 手机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