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东晋《洛神赋图》已出现牡丹形象
唐宋诗人最爱咏牡丹
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骚客讴歌赞美。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130多人留下270余首优美诗词,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牡丹诗词内容广泛,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类是赞美牡丹花明艳华丽,雍容富贵。如“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有些诗人进一步直书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唐·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宋代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他在一首咏白牡丹的七绝中,用蟾精雪魄来比喻:“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暧气庭面倒银杯。”
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其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如唐朝殷文圭诗:“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第二类是描述统治阶级玩花作乐。豪贵们赏花作乐,如醉如狂,不但白天赏玩,夜间还掌灯把火观看。“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唐·卢纶)“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唐·王毂)白居易更是直言:“减却牡丹娇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皇帝不惜重金购买牡丹,栽满皇宫,豪门贵族家的纨绔子弟们纷纷效仿。白居易在《买花》中深刻地写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第三类是借花抒情,表明心志。白居易有诗云:“始知无正色,爱憎随人情。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流露出诗人对世道混浊、忠奸不分的不满情绪。他在《白牡丹》诗中说得更清楚:“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白居易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他在《秋题牡丹丛》中写出了“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的凄楚心境。在《惜牡丹花二首》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
第四类是描写诗人们爱花、种花、理花、惜花、忆花的情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写了洛阳人爱花的境况:“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白居易有《移牡丹栽》诗:“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时百处开。”陆游的牡丹诗其中也写了他栽牡丹、剪牡丹、赏牡丹的生活乐趣,如《赏花至湖上》中“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道匆匆一片飞。”《栽牡丹》:“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东晋《洛神赋图》 花中之王牡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