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奏响共同发展的交响乐
(二)
为什么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为什么此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这样的问题时常被人们提及,又被人们以不同方式解读。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定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引进来”“走出去”,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当代中国发展,从落后就会挨打到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沧桑巨变。
时代塑造格局,格局彰显智慧。如何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中国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命题。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这样告诉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展现的正是新时期中国处理外部关系、开展国际合作的新理念新思想。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核心气质,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辟了共同发展的通途。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打造全球互联互通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这将带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主要抓手,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一带一路”建设版权属于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这一特点,正是其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赞誉的根本原因。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如是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是全世界新的发展机遇,沿线国家和地区都会从中受益。”美国经济学家、联合国资深顾问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经济史上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举措之一,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与发展契机”。
(三)
“‘一带一路’建设像是打造一艘大船。如果用心建造,大船比小船可以航行得更远、通过更困难的水域。”英国学者如此预见。
过去3年多时间,“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收获国际认同和参与。在世界经济航行在“困难水域”之时,“一带一路”建设为何能够积聚起破浪前行的能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能量来自顺势而为的主动担当。知者善谋,不如当时。“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当前世界经济的症结与难点,符合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各国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有助于为世界经济找到新增长点、打造新平衡。
过去几十年中,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互联互通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限制,没有被纳入全球价值链,甚至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带一路”建设让这些国家有机会搭上经济全球化列车,提高工业化水平,形成更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才用“黯淡天际的一缕阳光”来描述“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能量来自维护开放的积极作为。如何解决跨境贸易与投资持续低迷问题?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遇挫带来的挑战?如何防止国际合作大局受到全面冲击?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意义更为凸显。“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将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带来强大正能量。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今天,该国经济界人士欣喜地感叹:“我们不需要拥有海洋,有了‘一带一路’,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对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因为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穷国、一些被忽视的国家都被纳入其中,帮助他们实现同世界经济的联通。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能量来自共同发展的合作取向。此前有学者指出,“发展缺位”是旧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现为拥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回应。与此相对照,作为当今时代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对共同发展的追求,成为其鲜明标志。
这是诚心诚意的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收获有目共睹,振奋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面对变动不居的形势,唯有追求互利共赢的合作,能够汇聚共同发展的力量。
(四)
2017年3月17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的结果,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这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肯定。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时有发生。面对世界经济困境,一些人鼓吹反全球化,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有人担心世界将面临“霍布斯化”风险,即各国只顾私利,陷入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提出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泥潭。世界需要怎样的全球治理理念?“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现实,让人们看到中国和伙伴们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付出的努力,为全球治理引入一股清流。
“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好事大家商量着办,要使“一带一路”建设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和贡献多少,地位都是平等的。各国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共建”,就是体现共同参与,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它以政府间合作为主渠道,但合作范畴并不限于政府间。各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都可以参与其中。
“共享”,就是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建设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中国和所有沿线国家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攸关方。“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努力让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及国际社会,惠及广大民众。
“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俄罗斯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对合作共赢理念作出精辟阐释。
(五)
“温暖的大家庭”,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如是形容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纷乱复杂的国际关系体系中,“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凝聚起这样的“亲情”,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给各参与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效果”说话,正是中国方案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的原因之一。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从倡议到落实,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设想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到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新阶段。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在即。各国代表汇聚北京,普遍希望这场盛会能够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一带一路 建设 合作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