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四手难敌双拳? 研究称志趣一致者组团队效果更好
60.3%受访者表示团队合作中存在依赖能力较高者的现象
李楠在团队合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是分工不均,“每个人熟悉或擅长的部分不同,不可避免地有的人担子重,有的人担子轻。有时这会引发矛盾,大家就会开诚布公地讨论,尽量让分工平衡一些,但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
李楠表示,意见难统一也是团队合作的“老大难”,尤其是面对一些主观问题的时候,“有次老师让我们以团体形式讲解对西方某位哲人的了解,但因每个人感兴趣的哲人不同,了解程度也不一样,导致讨论中迟迟不能确定团队要研究的目标,最后不欢而散”。
团队合作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依赖能力较高者,不主动(60.3%),成员意见难统一(50.4%)以及团队组织松散,效率低下(50.0%)被认为最普遍。其他问题还有:分工不均,难平衡(42.7%),性格、做事风格各异,沟通成本高(39.7%),有人临时变卦,打乱团队计划(25.8%)等。
团队合作遇到问题如何解决?调查中,讨论寻找共通点(61.8%)是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其他方式还有:听团队领导安排(55.3%),少数服从多数(43.6%),服从能力较高者(41.2%)和不同意见执行不同方案(12.2%)等。
赵龙的团队面对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会先充分讨论,然后找出折中方案,或从中选出备选方案,“实在不行就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68.6%受访者认为树立团队意识能更好发挥团队作用
“团队合作中,队友素质、沟通能力、管理水平都很重要,真碰到什么都不想干的队友也是很无语的,有时真找不到什么解决办法。”赵龙说。
“团队合作不是说拉几个人一起就可以了。”张宝义认为,在团队组建之前,必须分析每一个成员的特长、兴趣,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激发队员的能力和潜力,提高团队效率。“还要培养他们对团队和集体的认同感,相互帮助,构建和谐高效的团队”。
“如今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不难发现,要求团队完成的考核形式越来越多,这考核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张宝义认为,学校可通过改革课程和考核制度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打破各自为战的个体模式。“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才,如何认识和对待彼此,都是学校应该教会学生的”。
“学校如今经常举行的社团活动或大学生实践活动,也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但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外在环境,内在的提高还是要靠学生自身。”张宝义说。
一个团队要发挥更好的作用,68.6%的受访者认为树立团队意识,责任、荣辱共享很重要,59.6%的受访者认为要及时指出成员问题,避免问题变大。其他建议还有:尊重个性差异,彼此相互信任(53.6%),合作初制定团队纪律(47.7%),个人积极融入集体,协调合作(38.7%)。
受访者中,00后占0.4%,90后占19.5%,80后占54.3%,70后占19.8%,60后占5.0%,50后占1.0%。
编辑:梁霄
关键词:志趣 团队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