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王文瑞:好支书将贫困村庄建成新家园
感恩使他转变人生轨迹,将事业放回到落后的农村老家
为了改变自己生活的现状,王文瑞自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永清县城打拼,经过多年勤劳艰辛的努力,逐渐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他经营的涉足医药、餐饮、服装等多个行业。在外也有了相当多的社会关系,挣到的钱也足以使家人吃、花上一辈子了,但他没有满足于家庭的知足。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心结使他魂牵梦绕,无法释怀。那就是他始终忘不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故土。每次回到村里,他的心情都难以平复,因为,他看到家乡的贫穷落后,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内心深处感恩的声音告诉他,一定要帮助家乡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新生活。于是,他狠下心来把在县城的事业交给家里的妻子打理,毅然决然回到村里,与村干部一道为改变村街面貌,摸爬滚打发展经济,付出着全身心的精力。他用感恩的心和行动,感动了村民,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2009年,正值村两委换届,他被选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开始了他的新的人生之路。
言行使他感育村民行为,让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推动顺利工作
走马上任后,他逐渐真正体会到当家作主带头人的辛苦和难处。任职后的一个月里他几乎没有回城里的家,每天和老党员、老干部学习探讨村街发展的经验、和村民们了解村街实情。不仅如此,在他党支部办公的桌子上学习资料排的满满的,只要一闲下来,他就伏在桌子上阅读关于村街发展的书籍、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查阅村街的发展档案等。一段时间过去,王文瑞对村街发展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把村街的发展定位为“农业产业结构示范村、生态观光旅游村”,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对村街路、水、电、产业等进行了规划改造,并积极申请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争取到县乡新农村建设“首批村街”指标。
规划总是好的,可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道路改造过程中,由于村庄原来规划不够合理,部分村民的建筑物妨碍了道路的建设,村班子要求这些户对建筑物进行清理,但是村民对工作不予支持,对他不理解,并冷嘲热讽,说他仗着有钱有势欺压乡里。听到这些话以后,他先是有些气愤和伤心,心想自己不顾县城生意,全身心回报家乡,却换来这些不近人情的话语,然而,慢慢的他又平静下来,自己回来是用感恩的心回报家乡的啊,这些人只是极少一部分,人的素质高低不一,良莠不齐,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呢!但是,工作还是要进行下去的,为此,他多次到这几户村民家里,通过聊家常的形式,和他们坦诚相见,真心的面对面交流,讲明村街的总体发展规划影响到子孙万代,终于赢得了这几户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道路改造顺利完成。
编辑:梁霄
关键词:王文瑞 好支书 贫困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