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六旬老人收养40多名弃儿:希望能找到接班人

2017年05月12日 15:53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23岁起收养弃婴终身未婚

从小被抛弃,让张菲深知没有父母的凄凉。她第一次收养弃婴是1978年,那时她只有23岁。当天一大早,她在徐州的一个天桥下面看到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身旁几名工友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说要收留,当时现场有人提议,“不如张菲你收留她吧”。

一句玩笑式的提醒,让未婚的张菲当起了单亲妈妈,她给这名弃婴取名“吴敏”,姓吴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养母。而在她25岁时,她已经是3名残疾弃婴的母亲了。

张菲没上过学、不识字,只靠打杂工为生,后来,她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没办法就只能靠捡垃圾生活,有时候孩子也会和她一起上街捡垃圾。那时,张菲没有自己的住处,整天带着孩子住在窝棚里。

后来,她一路从徐州南下,最终选择在普宁市定居,靠捡破烂为生。张菲说,到广东来谋生,主要是因为北方的冬天太冷,广东的冬天没那么难熬。且广东经济发达,好心人多,很多热心人士一看她收养这么多孩子,会给她送一些米、油和尿片。

说起收养的每一个孩子,她都如数家珍。 “这个兔唇女婴叫吴小妹,刚捡来才三四个月,今年已经6岁了。这个看上去总是皱着眉头的小男孩叫吴小豪, 今年9岁了,他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平时特别爱号啕大哭,就叫了小豪。这个白白的小男孩叫吴小贝,今年10岁了,有先天性白化病。”

在照片里的一群孩子中,一个大眼睛梳着娃娃头的小女孩特别亮眼。她叫吴朋普,今年11岁了,刚捡来的时候,张菲家里特别困难,适逢普宁当地的好心朋友送了点钱来,所以就起了朋普这个名字。

张菲说,她也想过成家,当时也有机会成家。那时在汕头,好心人帮忙介绍,一个男的愿意娶她,但条件就是放弃那些捡来的孩子。“我舍不得孩子,如果我嫁了人,这些孩子就没了妈妈,所以还不如一个人过得爽快。”

一顿饭要吃5锅米

张菲说,她收养孩子不求回报,只是希望孩子们将来个个都能有出息。“很多孩子刚出生,脐带都没剪断,就被扔在垃圾堆里面,如果我不收养他们,他们肯定会饿死的。”

这么多年究竟收养了多少孩子,张菲说,具体多少个她也记不清了,她曾经挨个数过,大约有40多个。现在身边有14名孩子,其中一个月大的1个,六七个月大的1个,4个在上幼儿园,4个在上小学,1个在上高中,1个在广州读技校,其他的在打工。

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是身体有缺陷或有病。其中一名叫吴红军的孩子今年已经19岁了,之前被四川一个家庭寄养,因为不会说话,又有癫痫,收养了一段时间后又被对方送回来了。如今,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连自己吃饭穿衣都不会。

26岁的吴松松是一帮子女中岁数最大的一个,如今,张菲不在时,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基本上靠她照料,但她的眼睛有些问题。“这还不是最多的,顶峰时期,我家里有20多个孩子,一顿饭,我要做5锅米才够吃。”说完,张菲咧开嘴笑了。即便现在14个孩子,张菲一顿饭也需要四五斤米。

每天早上,张菲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做饭。孩子小,经常会有不听话耍赖的时候,而张菲不仅养活着孩子还坚持供孩子读书,因为她说孩子们读书好了才会有出息。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张菲每天都要送他们去上学。后来,当地政府知道了她的困难,她的这些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都全部免费了。

2006年,当地的公安部门为张菲全家补办了户口,民政部门为张菲和孩子们办了低保,还为张菲和她的孩子们买下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张菲和十多个孩子的生活处境终于有了好转。张菲说,她每年大约能从政府那里领到1万多元的低保补助,“孩子们现在吃饱饭不成问题,上学也全免费,我的负担比以前轻多了。”除了低保外,不少社会热心人士还长期对张菲和孩子进行资助。

目前病孩、幼儿多,张菲已经没有精力出去捡垃圾卖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照料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们要好多天才能吃一次肉。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六旬老人 接班人 弃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