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互联网殡葬平台路在何方? 有商家称想让人都死得起

2017年05月16日 07:5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北京义和祥殡葬服务公司负责人刘科认为,互联网并不是保险,并不是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发展任何行业。目前,义和祥线上与线下的获客比例约为1∶1。刘科表示,殡葬行业“如果单纯依靠互联网的话,生存压力会非常大,会比较难。任何一个企业‘单机’的模式都是很难生存的。”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殡葬礼仪师正在工作。 武俊杰 摄

谈到盈利,义和祥并不依赖互联网盈利。“殡葬行业比较特殊,我们线下的盈利方式已经够了,之所以做线上,主要就是为了把这种透明公开的‘殡葬超市’的形式和理念告诉老百姓。”

“我们公司很多股东通过多年市场研究发现老百姓的痛点在于,消费完殡葬产品以后,觉得被坑了,上当受骗了,不清楚钱花在哪儿了?”

“殡葬超市”是在探索一种新的付费模式,“我们打破常规的小店形式,变成连锁的大型的殡葬超市。家属来到这,明码标价,有非常多的产品可以自主选择,后来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发现确实是给能够给很多人带来方便。”

打开义和祥的官方网站,骨灰盒、寿衣、一条龙套餐服务等殡葬商品根据不同的档次都有明码标价。

2015年,成都梵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苏有城曾参与了“殡葬+互联网”项目——“存在”。“存在”打算走O2O这条路子,在B2B2C(包括B2C和C2C 平台的商业模式)中,帮助B端殡葬公司进行转型,对策划师、礼仪师、入殓师等将当地整个行业中的零散资源进行整合。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苏有城,对于这个项目,他“基本就放弃了”。

在“存在”的实际推广运营中,苏有城发现,当时的设想太简单。苏有城认为,殡葬行业的核心“不是用什么样的模式,也不是你服务到底好与不好,而是你怎么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客户,或者说在客户的决策场景中,你怎么能够第一时间出现。”

苏有城举了个例子。比如,在医院去世的这部分人的家属,面临这样的事情时,脑海里根本不会考虑“采用哪种方式服务”这个层面的事。第一反应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在这个时候,谁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家属面前,就有可能获得这个客户。

“互联网是一个在很多行业提高效率非常有效的手段,有很多人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完整的链条或微型生态圈。但(殡葬)行业最关键的问题在哪儿?在最开始的一个消费场景,互联网暂时没有起到作用。”

“传统的服务商,护工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家属面前,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解决方案。你想,在这种情况下,有个护工跑过来告诉你不用着急,我们可以告诉你怎么办,我们这边有经验很丰富的殡葬服务的电话。其他任何方式不管做得多好,你接触客户的机会都没有。”苏有城说。

并不是上了网,就是殡葬互联网+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一空网”,跳出来的是“一空网——一站式后人生殡葬平台”。首页广告上有这样两句话:代代相传的纪念物需要特殊的价值,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唯有钻石之美如记忆,纯粹而永恒。

然而这个售卖的商品并不是钻石,而是生者定制逝者毛发、骨灰的纪念钻石。

“我们全平台式的,没有做任何线下的,没有做任何实体店的部分。”日前,马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说。

“毛利率高,纯利率低,中间管理成本和渠道成本过高,互联网颠覆的大部分是这种行业。互联网会把中间成本给最大化优化,很容易颠覆产业,所以互联网做殡葬是非常有希望的,它符合所有做互联网产业的属性。”

马雷认为,传统殡葬行业的毛利润是很高的,但是渠道成本、房租成本也都很高。如果能把这个成本降下来,去整合用户,才能真正节约成本。与苏有城谈的“用户第一消费场景是医院”不同,马雷说,“我们获客渠道来源于自己,我不需要任何获客成本。我这里面节省出来的50%的渠道成本,第一让利给消费者,第二让利给供应商,比如像‘彼岸’这样的服务商。让他们赚的钱比原先多,用户拿到的价格比原来也低,这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一味地降价,不盈利,只烧钱,是没有价值的。”

不同于一空网纯粹线上获客的方式,张鹏透露91搜墓网目前仍有四成属于线下获客。他们也有自身的考虑,目前这个行业的规范尚未建立起来,“互联网+殡葬”的模式发展还需要一定的过渡。

从一空网的服务对象来看,自然死亡占的比重最大。“突发的,比如说交通意外等,这个比重不大。因为那时候人已经完全被打懵了。所以我们(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自然死亡的,比如老人年纪很大的,在医院已经下病危通知书了,家人都会提前准备了。”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互联网殡葬平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