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王岩峰:在希望的油田上
春节在制服井涌中度过
2012年1月21日,正是中国农历的腊月廿八,春节的前夕,许多中国员工都选在这个时期休假回国与家人团聚。王岩峰不记得这是自己在哈国度过的第几个春节,却记得那天深夜,肯基亚克盐下油田8036井发生了井涌。高压油气在放喷点火作业中瞬间喷泄而出,橘黄色的火焰冲出数十米,将零下30多摄氏度冰冷的空气化作一团团白雾。
“井涌是井喷的先兆,如果不及时处理,演变成井喷事故,就会带来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还会带来环境上的污染。而且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是异常高压油气田,井控风险难度为世界级的。”听闻井涌消息的他立刻和同事赶往井场,“当时马上就春节了,压力是挺大的。担心高压作业,管线会不会刺漏、崩开,油气一旦从井内喷出,就是地下油气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它硫化氢含量比较高,那是剧毒气体,不能有效控制的话,人员伤亡、环境污染都不可避免,所以心里想的就是,一定不能出问题,要确保安全关井。”
到了现场,王岩峰立刻召集工作人员了解井涌发生经过,和现场施工人员制定了抢下钻具进行压井的紧急方案,边配备重泥浆边关井观察。先放出井口聚集的天然气,出口见泥浆后,改用节流管汇控制井口压力,通过液气分离器进行循环压井,泵入配比好的重泥浆。同时严格监控硫化氢的浓度。因为春节已近,压井作业的人员难以充足调配,王岩峰就亲自参与具体操作,和中哈方的同事一起五天五夜吃住在井场,重复着观察、配备泥浆、下钻具等流程作业,直到把蹿出地面的“恶魔”压回了地下,在农历大年初二恢复了8036井的正常生产。
“说危险也危险,但心里大概有底,也不会特别的紧张。因为阿克纠宾项目的油田大多是高压、高含硫、高气油比的油田,所以这样的情况在我7年的油田现场工作中,每年都要遇上一两次,有十多次这种钻修井压井作业。保持责任心,细心严格按照应急流程作业,都比较顺利地消除了井涌。”危难险重经过,他说得很平淡。
有两年,由于签证问题,公司大部分中方监督及作业部人员滞留国内,他曾连续5个月工作在油田现场,确保了公司肯基亚克、让那若尔和北特鲁瓦三个区块39部钻机、16部修井机的监督、组织及协调管理工作。吃苦受累,他也不曾抱怨。
一年一年,他就这样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阿克纠宾,看着阿克纠宾项目渐渐成为阿克纠宾州重要的油气生产企业。阿克纠宾项目不仅在油气生产上实现了突破,还为阿克纠宾州贡献了70%以上的税收。
阿克纠宾项目积极支持当地公益事业,修铁路、建学校、向二战老战士捐住房;2000年出资修建了天然气管线,使当地居民和企业都用上了清洁廉价的天然气。2014年,首次实现向哈南部居民供气。
阿克纠宾项目先后选拔195名优秀的哈国青年学子,资助他们赴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学学习,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由阿克纠宾项目参与援助建设的阿斯塔纳舞蹈学院已经落成,这是中亚地区最大、教学质量最高、全世界屈指可数的综合性舞蹈学院。
“公司投资建了当地第一个现代化温室蔬菜大棚,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蔬菜大棚,吃新鲜蔬菜就方便多了。虽然他们没有种蔬菜的传统,饮食上肉吃得也比较多。但大棚可以产反季节的蔬菜,对他们来说,冬天能吃上西红柿、黄瓜,改变挺大的。哈方的同事相处得很好,他们热情好客,经常会邀我们去家里聚会呀,有时候自己种的新鲜草莓,也会开车专门送给我们尝尝。我们公司送出去哈国学生,回到公司,会帮朋友在淘宝上做生意……”王岩峰讲他的工作,也说他的生活。但对应着谈工作的严谨细致,他对生活的感触却粗糙得多。当我问起他哈萨克斯坦的风物人情,他回答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呆在了阿克纠宾,除了转机经停的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他甚至从未去过哈国其他的州市……
寒来暑往,今年已是王岩峰在阿克纠宾度过的第14个年头,他已成为项目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兼现场作业部经理。他的足迹丈量过阿克纠宾油田的角角落落。而对女儿的成长他却落下了不少的功课,“在海外工作,家里肯定是指不上你。小时候是回国休假结束,哭闹不让走;等上初中了,她习惯了,每次打电话回家,要是女儿接,她也不和你说什么,就直接喊,‘妈,你的电话’!现在上了大学就更忙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就算我休假回国,也常见不到……”他沉默了一会儿,笑笑,“没办法,都是这样的。”
2017年5月11日,阿克纠宾项目累计生产原油超过了1亿吨。阿克纠宾被称为中亚地区油气合作的人才摇篮,多次被中哈两国领导人誉为中哈经贸合作的典范。
中哈原油管道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阿克纠宾项目油气田正在“丝绸之路”上,是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哈南部天然气管道的起点。
一亿吨,相当于2016年我国原油约一半的产量。在这样大数字下,我们很难寻找到王岩峰,看见他平凡的努力和付出。可我们却知道,正是无数个王岩峰这样的海外石油人的奉献合成了这个数字。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油田 中亚 哈萨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