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毛尖之都信阳——以茶产业为媒带动经济发展
产业交织 带动经济
信阳毛尖名气越来越大了,如何以信阳毛尖的品牌形象带动整个信阳茶产业发展,成为摆在信阳市委、市政府案头的新问题。
为此,信阳下定决心逐步优化茶产品结构,由过去单一加工生产炒青、烘青、蒸青等绿茶,发展到可加工生产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等多种茶类。

茶乡四月好风光。王勇生 摄
采访获悉,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6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210万亩,茶叶产量达5.95万吨。其中,红茶产量7740吨,其他茶类产量2660吨,已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其他茶类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资料表明,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7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现有茶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超过5500元。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显示,信阳毛尖品牌价值59.91亿元,居2017全国茶叶品牌第二位。
与此同时,在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茶包装、茶机械等方面的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用信阳毛尖做的茶饮料、茶糕点、信阳红茶酒、绿茶纤维内衣、茶枕、茶多酚胶囊已投放市场。
茶产业链条的延伸拉长,推动了全市夏秋茶资源的充分利用。茶产品结构正在趋向合理,提升了信阳茶品牌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信阳茶产业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茶旅融合是一篇产业升级、强市富民的大文章,是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信阳市委、市政府和百万茶农一同开展的新实践。”乔新江深知,新的业态离不开新的理念——要创新发展思路,使茶旅相谐相融,以实现生态与产业共赢,为信阳名片增色,让信阳茶农增收。
在信阳市“十三五”规划中关于茶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如下明确之表述:建设开放式的茶产业,通过实施农村精品旅游路线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培育,突出茶乡游、做深产业链、延伸价值链,使信阳茶产业整个业态,从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转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的中国毛尖茶都信阳,诱人的茶香和旖旎的茶园风光散发着别样的茶乡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来此品茗、观光。茶经济产业链,正造福着山水茶都的百万茶农。同时,茶产业还被信阳人引申到了文化产业领域,打造出知名的“清风大别山”廉政教育品牌,探索出一条富于信阳特色的廉政教育之路,使以红廉为魂、茶廉为脉的廉政文化在信阳市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毛尖之都信阳 茶产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