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首次跨省调控:京津冀联合打击炒房 楼市何去何从
意见还要求,开发商不得超出备案价格对外销售;打击中介机构发布虚假房源及不实价格;建立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坚决防止出现区域性新“地王”等。
对于该政策是否属实,记者求证相关人员,该人士表示,前几天省里已对相关政策进行通报,但还未收到正式的红头文件。
张大伟表示,针对环北京区域,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更严厉的调控措施。而这些区域因为之前的投资氛围浓郁,市场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新政下,预计将出现比较明显的量价调整。
综合近期通州及其河北环京区域出台的政策看,除了对限购政策进一步强调之外,对行业整顿也在加大力度。
近日,通州区住建委召开房地产市场工作会。要求通州区各开发企业不允许出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话题炒作”,坚决杜绝“商改住”、“研改住”、“工改住”等违规行为;全区所有潜在供应项目(拿地未开工、开工未入市)要合理控制开发节奏,尽快推进潜在供应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完成项目投资,尽快形成市场供给。
据了解,自去年9月份以来,北京市、区两级住建委利用工作组对接机制,对通州区房地产市场累计开展了33次联合检查,共处罚金72.3万元,已注销清理75家房产机构。
通州一家开发商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自去年9月份以来,住建委、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就已启动联合执法,各个项目检查严格力度空前。
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区住建委副主任吴殿东提到,通州将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建立“通武廊房地产治理工作组”,在房地产市场监测数据实现同步共享的同时,联手打击投机炒房炒地行为,特别是针对“异地散发小广告”、“跨省开办售楼处”的现象要联手开展治理。
记者注意到,4月13日起,廊坊针对全市范围内的开发商、中介机构已开展专项整治。
河北廊坊市表示,截至目前,廊坊市共检查54家开发企业、150家中介机构,发现7家企业项目涉嫌存在违规销售行为;42家中介机构涉嫌存在不具备代理销售资格而代理销售相关项目;2家开发企业涉嫌未批先建问题;6家开发企业涉嫌提供虚假材料。
通武廊已现观望情绪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通武廊房地产联动监管模式的出现,有助于管控此类区域的购房市场。尤其是类似会议精神提到了对跨省跨区乱发小广告、在异地建立售楼处等内容的管制,比较贴近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从此类市场来看,过去恰是因为没有联动监管的模式,出现空白地带。
后续对于此类区域来说,积极查处,也有助于规范房屋销售市场,防范虚假营销现象的出现。另外从此类会议内容来看,也提到了尽快开工促进供应量的思路,这也是补库存的一个重点思路。当然近期要警惕部分开发商炒作地皮或延缓开盘等做法。
针对调控高压下的京津冀交界区域,记者分别调研了通州、武清以及廊坊等地区市场情况发现,目前武清、廊坊等区域观望情绪明显,通州楼市已有议价空间。
通州一家中介人员称,“目前,通州二手房议价空间有所增大,一般有十万左右空间。不过,由于议价空间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房主是否着急出售、买家付款等,具体还要双方坐下来谈。”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首次跨省调控 京津冀 打击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