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京高温催热外卖量 外卖小哥:水刚喝就被汗蒸发
水喝下都被汗蒸发掉了
正午时分,饿了么外卖小哥王峰正马不停蹄地穿梭在没有树阴的写字楼间,等待客人取餐时,他抽空摘下了蓝色的头盔吹吹风,头发犹如刚洗过的,满脸大汗,他边擦边对记者说,入夏以来,天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天气越热越忙。“这两天一天能送40单,是平时的一倍。”尽管酷暑难耐,王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点冷饮的顾客越来越多,但放保温箱就会变热融化,所以必须用最快速度送到顾客手里。”他拍拍胸脯说,只要是他送的冷饮,送达顾客手中都还是冰的。
说到防暑诀窍,他指着车把上安的迷你风扇笑着说,“除了这个,还得戴上可以遮住胳膊的薄手套,要不肯定晒成两个色。”王峰介绍,酷暑下,为了维持身体正常,最好的方法便是“多喝水”,每天他都要足足喝上十瓶水,而奔波了一天竟然没上一次厕所。“不是因为没时间,而是根本不用,喝下去的水分都被汗水蒸发了。”他说,正因如此,他的工服总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只要每位顾客都能给一个好评,我就知足了,再热的天也不觉得辛苦”。
记者手记致敬高温下的一丝不苟
对一些职业来说,今年的夏天看来无疑要更难熬。交警、民警、送餐员、快递员、环卫工……他们必须比去年提前一个月迎来烈日下的炙烤,并且这样的日子未来几个月只会越来越多。
或许,有人会嫌媒体一到高温天、暴雪天,就要本能去关注那些被迫仍要露天工作的职业,“什么工种都不容易,干嘛非要盯着那么几个领域送温暖呀?”然而,并非所有职业都要面临体力耐力的极限考验,更确切地说,媒体关注的是极限考验下仍执着维系的敬业精神。
谁愿意在“烧烤”模式下上街“日光浴”?但如果一些行业也忙着去防晒避暑了,这座城市恐怕就真要“中暑”了。而采访中,记者更在意的是,热浪下的劳动者们,并不是在抱怨着入错行、在烦躁地看着表、在找机会偷个懒,而是平静地忙碌着,仿佛一切都是简单的日常。送餐小哥儿夸耀着自己送的冷饮从来不会化,执勤的女警救助中暑老人跑得飞快,交警唯一苦恼的是汗水太刺眼睛影响工作。他们没有在酷暑中蔫头耷脑地混日子,而是满头大汗地一丝不苟。
采访中,难免会很心疼他们。记者跟随采访,至多也就是一个来小时,他们则要忙碌八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次采访,也涨了点知识——原来,即便一天喝十瓶八瓶矿泉水,只要流的汗够多,连厕所都不用上了。所以,回到开头,真心不是媒体一到高温天就矫情,而是这些高温下仍在平凡奉献的劳动者们值得媒体去关注、去致敬。当然,对咱普通市民来说,或许也一样有自己的感谢方式。比如,送餐小哥儿来了,多说一句辛苦啦,即便送餐晚了也给人个好评。手头儿的空水瓶、纸巾别随意就往大街上一扔,又比如,不小心违法被交警查了,别光顾埋怨自己倒霉,多给个笑脸配合下人家工作,大热天的,都不容易,互相体谅下吧。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 郭丹
本版摄影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 北京晨报记者 郭丹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北京高温 外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