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题: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
新华社记者陈二厚、董峻、侯雪静
这是举世关注的减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4年,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
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不忘初心 驰而不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历史常常在开启时就昭示了方向。
2012年12月29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0多天的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赶赴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
29日下午3时从北京出发,30日下午1时离开,20多个小时,往来奔波700多公里,习近平总书记为看真贫。他踏着皑皑白雪,走进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这两个特困村。在村民家中,他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们手拉手,嘘寒问暖,了解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这是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
回望来路,脱贫成绩举世瞩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组织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开发,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前瞻未来,脱贫攻坚依然面临任务艰巨紧迫的形势。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扶贫对象仍有1.22亿人。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村水平的六成。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6个百分点。
而此时,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8年时间。
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怀着对这片土地最深的爱,怀着对人民最浓的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4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到国内各地考察,几乎每次都提到扶贫。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井冈山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茅坪乡神山村,他一边看规划、看手册、看记录,一边询问村民们生活情况,还给贫困户送去年货。
人民不会忘记——连续5年,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要专门看望贫困群众。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满怀深情地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力亲为抓扶贫工作。这源于他40多年来从农村到县、市、省、中央的工作过程中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源于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会上,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党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五级书记抓扶贫”,这是中国的特色,更是中国的决心。
今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
“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这“七个强化”和“五条经验”,是以战略思维谋大局,以系统思维汇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指挥下,全党全社会广泛动员、合力攻坚的局面迅速形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成为指导脱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细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办、国办出台11个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18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举措……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因地制宜,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今天的脱贫攻坚道路上,一套中国特色、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等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基本完成,一块块硬骨头正在啃下来:
——2013年至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韩国局局长郝福满表示:“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消除贫困的进程,并向世界表明,实现包容性增长和为最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机会皆有可能。”
找准“穷根” 合力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扶贫实践的中国智慧,是世界减贫事业的中国贡献
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走进村民杨秀富的农家小院,五张餐桌摆放整齐,冰柜、碗柜等物品一应俱全。游客们在这里大快朵颐的同时,还能细细品味独具特色的苗家美景。
“农家乐是去年1月份开的。”杨秀富笑呵呵地说。他之前养过羊,随着村子里游客越来越多,便开始“转型”做起了农家乐,没想到生意出奇的好。“去年最多的一天来了50位客人,要请乡亲们过来帮忙才行。”
杨秀富夫妇不会忘记,这个农家乐是在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建起来的。2016年,杨秀富一家收入达到4万元,成了村里根据自身情况精准脱贫的典型。
产业兴村、旅游兴村全面发力,由深度贫困村到136 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十八洞村气象一新。
3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这个贫困村,走进多个低保户、特困户家,仔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成为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
为什么讲要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以习近平为核心 党中央 脱贫攻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