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学而思被指“饥饿营销” 招生培训模式引争议

2017年05月22日 16:57 | 作者:徐洁 |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摁着考试题型猛练,

无助于培养创新思维”

现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优优在学而思的春季班刚刚上了两个月,爸爸刘先生又为她报上了暑期班和秋季班。刘先生说,如果不连续报班,一旦学完了一期后退出,再想报班又要重新抢班。因此,在孩子并不抵触的前提下,干脆就都报了,反正明年小升初考试也是要报班学习的。

记者调查了解到,想出各种措施鼓励学生连续报班、多科联报,已是不少培训学校的营销套路。六年级的俊俊(化名)在济南一所小升初培训学校参加辅导,“必须两科联报才可以,报一科不行。”俊俊妈妈许女士说,因此,他们报了数学和英语。而济南另一所知名的小升初培训学校要求必须一报四科,否则不能报名,“孩子一上上一天,中午也在教室里凑合吃点饭,太可怜了。”许女士说。

此外,由于是以小升初和中考等名义而选择的辅导班,“提分快”、“升学率高”也就必然成为了家长们所追求的目标。

不过,在济南一位公办学校老师看来,功利化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辅导班的套路就是摁着考试题型猛练,练到学生一看到考试题型就有应激反应,套上解题模式就行,但实际上,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自己发现解题方法。”这位初中数学老师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学而思在内的辅导学校搞的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并没有太大用处。

相关评论

“超前教育”亟需立法禁止

成都市教育部门针对“学而思”的治理,针对的只是教学点没有获得办学许可证,而并非针对其培训内容。对于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培训—— —幼儿园上小学的内容,小学赶在学校教学前学习—— —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因此,培训机构进行超前学习培训,教育监管部门监管无据。对于培训机构的超前学习培训,家长和整个社会当前只有无奈的吐槽,以及随之更加强烈的焦虑情绪。而培训机构再把这种焦虑情绪变为商机。据报道,原来只存在于小学阶段的奥数培训,现在已经面向幼儿园小班学生开设。

对于目前培训机构开展的超前教育培训,我国有必要立法进行明确的禁止。不然,我国整个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教学秩序,会被培训机构的超前教学全部搞乱。本来是学校教育补充的“补习班”,会通过超前教育,把学校教育变为“补习”。当初我国培训机构的出现,是针对跟不上学校学习的学生,因此,基本的定义是“补习”,但现今,早已经超越“补习”的定义。培训机构可以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但不能助长早学、超前学,早学、超前学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我国目前已经对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提出明确的行政要求,不得进行超前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幼儿园不得小学化,小学零起点教学。但是,这只是行政规定,且只对体制内学校、幼儿园管用,对进行教育培训的社会培训机构不管用。这一行政规定,不但在体制内的学校、幼儿园遭遇执行难,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剧了培训热。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立法明确:0到6岁阶段,所有幼儿园、早教机构,都不得对孩子进行小学化知识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家长在社会的任何机构,都是不可能获得小学化教育内容的,最多只有在家里由父母进行小学化知识教育。这就极大程度缓解了家长的焦虑,也让学前教育去小学化变得可能。

教育培训机构,确实是为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但是,当教育培训严重冲击国家基本教育秩序时,就必须对其提供的教育培训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于教育培训机构明显冲击教育秩序的超前教育做法,应该明确禁止。这就好比电影院,你可以把座位、环境搞得舒适一些,但是,却不能纵容前排的人站起来看电影。 据北京青年报

编辑:徐洁

01 02 03

关键词:学而思 招生 培训 模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