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现象?
中低收入阶层子女占生源六成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相关报道和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的个别高校。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一些学者和相关机构对某些顶尖大学生源进行了纵向的历史考察和个案研究,发现其农村生源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从而得出结论:寒门子弟越来越难以进入精英大学。
那么,这样的结论能代表全国重点大学的整体情况吗?中国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和寒门子弟的比例到底如何?由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对中国若干地区以985、211高校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大学生源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为了尽可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推广性,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对天津、合肥、兰州三个地区的全国重点大学进行现场随机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来自农民家庭的生源占30%以上,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来自商人、国有或公有企业职工和普通工人家庭,三者之和占比在30%以上。其中,父亲为农民、商人和普通工人的比例分别为32%、14.5%和11%,父亲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国有或公有企业职工的比例依次为8.6%、5.8%和14%。母亲为农民和普通工人的比例分别为37%和11%。母亲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商人的比例依次为3.5%、12.4%和3.7%。相关检验和一致性检验表明,父亲和母亲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父亲和母亲的职业大都比较接近,不会相差太远。
由于调查对象均为全国重点大学,且绝大部分为进入“985工程”的重点大学,其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地域性影响。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自中低收入阶层的子女至少占全部生源的60%以上,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在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方面所做的努力。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国务院几乎每年都召开常务会议,研讨扩大重点大学农村和寒门子弟生源的对策措施,积极推进教育公平。调查结果部分验证了中国政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编辑:梁霄
关键词:重点大学 农村 生源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