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少吃就能减肥?你落入了减肥陷阱
在以瘦为美的今天,现代医学还口诛笔伐,把肥胖推上了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痛风、糖尿病,甚至癌症的被告席。减肥二字,也成了大家挂在口头的时尚。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的减肥方式,真的做得对吗?有没有落入减肥陷阱中?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下那些常见的减肥陷阱吧。
陷阱一:
重视BMI但忽视腰围
和减肥同样化身为口头禅的,还有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是BMI=体重(kg)÷身高2(m)。很多人将BMI指数作为判断自己肥胖与否的标准,但其实这可能是不科学的。
BMI指数是舶来品,进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因而西方人BMI<25的健康标准也并不适用于中国人。亚洲人在BMI指数处于较低水平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经大大提高。经流行病学研究,我们中国人BMI指数>24就跨入微胖界,BMI>28则属于肥胖。
不仅如此,BMI指数也不一定如想象得一般管用。也就是说,一个人身上的肉未必都是肥肉。比如施瓦辛格,虽然根据BMI指数计算已经属于肥胖系列,但拥有大块肌肉的他却并不需要减肥。鉴于BMI指数有时羞羞答答,有时又欲盖弥彰,科学家们动用器械和各种技术来衡量人体的体脂指数,从而更加真实地判断人体的胖瘦。
但掌握体脂指数太麻烦了。对于普通人而言,除了掌握BMI指数,如果再了解一下腰围和腰臀比,就能较真实地判断体型。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它反映腹部脂肪蓄积的程度,而腹部脂肪反映内脏脂肪的多少,内脏脂肪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威胁。因此,拥有健康的腰围对于保障肌体健康至关重要。对于中国成人而言,男性腰围小于85cm、女性腰围小于80cm比较理想;就腰臀比而言,男性腰臀比小于0.9、女性应小于0.8才能保障健康。
因此,如果眼里只有BMI而忽视腰围和臀围比,此乃减肥之一大陷阱,也未必能够真正达到减肥效果。
陷阱二:
少吃就能减肥
处在减肥之路上的人们,为了和“邪恶的”脂肪抗争到底,可能尝试了很多种减肥方式:拒绝红肉,尝试素食,甚至每天啃水果度日……还有的人,对每一顿饭,都精确地计算热量,如1克碳水化合物含有4卡路里热量,1克蛋白质含有4卡路里热量,1克脂肪含有9卡路里热量。可问题在于,人并非吃肉才长肉。人之所以长胖,是因为我们摄入的卡路里多于我们的消耗,任何类型的食物摄入过多,都可能变成脂肪留存在体内,常年吃素的人也不乏胖子出现。
不同类别的食物进入人体,代谢途径各有不同———它们和我们的胃肠道相拥过后,转身和体内不同的激素碰撞反应,参与新陈代谢,组建身体的不同成分,而我们身体对它们的主观感受也是有差别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蛋白质可以显著降低人体的饥饿感,进食含有同样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吃蛋白质的最不容易感到饥饿。相反,那些光吃素的人,由于饥饿感的提前来临,下一顿可能吃得更早、更多,这就可能导致摄入更多能量,从而在体内转化成脂肪。
即便是同一类别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的能量代谢也大有差别。同是碳水化合物,精制面粉、苏打饼干等食物进入人体后很快消化吸收入血,提升血糖,一时盈余的卡路里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粗粮等杂合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有助减缓糖的消化速率,使身体有更长的时间来消耗掉摄入的卡路里,避免糖向脂肪过早转化。
为了减肥,很多扛着饥饿小心翼翼地避开早餐及晚上9点以后的夜宵,仿佛多吃了这一顿,减肥大业就会付诸东流。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进餐时间不是肥胖的根源,是否长胖只取决于人们当日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的差额。如果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甭管对进餐时间有多么严苛的克制,肥胖还是会悄然发生。因此不吃早餐并不可取,错过早餐,由此引发的饥饿可能让人在中午吃得更多。夜宵也同样如此,如果真的饥饿难耐也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无节制的饮食才是夜宵的真正危险所在。
陷阱三:
运动流汗就消耗了脂肪
有一句“鸡汤”名言:汗水,是脂肪燃烧时流下的眼泪。
从这句名言看来,似乎运动蒸出了汗水,也就消耗了脂肪。其实不然,流汗和减肥之间没有绝对关系。流汗只是意味着运动时身体产热增加,身体通过出汗在帮自己降温。运动后,流汗增加了,体重的确一时间有减轻,但可能减少的只是水分而不是脂肪。
实际上,运动时的直接能量耗损来自于葡萄糖的燃烧。脂肪是体内的能量储备,哪怕在运动,身体也不会轻易动用脂肪燃烧。只有当葡萄糖的供应处于“能量赤字”时,脂肪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出手相助。
也就是说,真心想减肥,运动的时间不能短,运动的强度不能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建议,每周应保证5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天至少2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而适度无氧运动的结合,有助于增强肌肉体积,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耗能,对于减肥也大有裨益。
一句话,要想逼脂肪流泪,自己先要运动到“流泪”。靠谱的减肥理论实际上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就是:均衡饮食和运动,使消耗的能量多于摄入的能量。但最近几年,世界上流行一时的各式减肥妙招有上万种,95%以上被证实是错误的,都是万“骗”不离其宗:希望零食不离嘴,躺着就能瘦,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系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减肥 脂肪 bmi 脂肪 运动 新陈代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