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85岁老人曾参与全国高考恢复工作 回忆当年故事
B 高考恢复消息公布,如同放了一颗“原子弹”
没过多久,任老又接到通知,让他到北京饭店报到,重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议。“我和当时的山西省教育厅领导韩生荣在1977年8月8日到北京饭店报到。在北京饭店待了5天,也没有开会,第6天又转移到友谊宾馆,会议终于召开了。”任老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会议还是按照太原会议的办法,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一些问题,都是太原会议讨论过的高校招生的根本问题,如高校招生是否可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是否可以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行之有效的招生办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还有政治审查中如何克服“唯成分论”的问题。
会议讨论很激烈,争论也很大。会议要求每个大区推荐一名代表轮流修改招生文件,任老是华北区的代表,招生文件第一稿是他修改的。教育部主持会议的领导没有明确的态度,招生文件修改了五六稿,文件还是太原会议的老样子,没有大的变化。“一个多月过去了,会议天天开,天天吵,吵来吵去还是没有结论。大家对会议很失望,也很郁闷,会议到底要开到何时,都很焦虑。”任老回忆起当时场景显得很激动,转眼到了9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凉,去的时候穿着单衣,当时都该穿毛衣了,没办法,任老晚上乘火车回太原取了一次衣服,大部分代表只能在北京购买秋装,“这也是会议的一大奇观。”
会议到9月19日终于有了进展。任老回忆,这一天,邓小平同志听取了教育部和会议领导组的汇报,他说,“你们要争取主动”“不要成为阻力”“如果你们怕犯错误,你们就辞职,并再次重申,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指示,从今年开始就要恢复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招生办法,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学生,实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高考招生主要抓两条,一条是本人表现好,另一条是择优录取。对于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政治表现,不搞“唯成分论”。
9月27日,会议结束。
“北京会议从8月13日开到9月27日,如果算上北京饭店等会的5天,将近两个月时间。一年开两次全国招生会议,会期还这么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任老觉得,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公布后,如同放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全中国。恢复高考招生,为教育战线肃清“四人帮”路线找到了突破口,也为全国肃清“四人帮”影响、拨乱反正、思想大解放起到了带头作用。它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
两次会议最终确定高考恢复。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老人 全国 高考 恢复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