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董卿:不要神化我 我也累到哭过
作为母亲的董卿
真的很惭愧,我陪孩子的时间太少
文艺星青年:我们知道您每天会有1小时的阅读时间,作为妈妈,您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培养怎样的阅读习惯?
董卿:我真的很惭愧,我陪他的时间太少了。我都没有资格去说我有什么样的教育心得体会,一个是他太小,我也没有经验;二是我实在是时间很有限,在这方面做得很不怎么样,我可能每隔两周、三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他一次,每次见面可能也就两三天,最多可能连头带尾四五天了不得了。
有个假期的话,我也不想就在那几天时间里面扮演一个很严厉的母亲的形象,我就怕他跟我更疏远。
我也觉得我爸爸妈妈隔代的宠溺有点小问题,我就老说我爸,“我小时候,你对我那么严厉,你那种劲儿都去哪儿了呢?”现在小朋友经常会动手打人,我爸说“打就打吧”,我说“你们拿出那种对我的架式来啊”。
我也知道这里可能多少会有些问题,可是我也是身不由己,所以我暂时也没有资格去谈教育的心得。
当然,未来我觉得我要教会他的习惯里,一定有一种是阅读的习惯,这是最起码的一点。我相信会的,因为这是在我们家庭的基因里的。
朋友眼中的董卿
杏花春雨江南、铿锵玫瑰、一个对手……
毕飞宇眼中的董卿:
是个对手。如果我要跟人打一场比赛,我一定选择她。和她“打”起来会很过瘾,会快乐。
不管你的智商有多高,你和董卿做节目的时候,不要去可怜她,你吃不了她。你可以发挥你的天性,你有多高的智商,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在她面前呈现,她接得住,这是我对董卿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可以用“女中豪杰”去概括她,虽然她给我们的外部印象并不是一个豪杰,而实际上她是一个豪杰。她的能量够。
给《朗读者》第二季的建议:
法国作家让·热内写过《小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能有这样的作家,《朗读者》的舞台上能有这样的作品。就是更能体现人生丰富性的作品,而不是单一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谓的真善美,能更宽一些。
康震眼中的董卿:
“杏花春雨江南”。我觉得“春雨江南”这四个字比较贴合她,她会给我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原来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又很温文尔雅,应该是比较好说话的一个人,但是我后来发现她确实就是像那种铿锵玫瑰。她在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的,而且她非常坚持自己的创意,认定自己的创意是对的,有这种自信,当然也体现出她专业的素养。所以跟她交往过程中,我觉得,她既是非常知性的媒体人、一个女性,同时也非常善解人意,她实际是很周到的人,很体贴的人。
我觉得董卿实际是一个很知性的电视人的代表,就在于她非常自觉地摄入知识,非常自觉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才干。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媒体人都有这么高度的自觉,特别是在董卿已经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的情况下,她还有这样的知识自觉,我觉得特别难得。
给《朗读者》第二季的建议:
我觉得如果这个节目做到最后,有一期节目都让我们哈哈大笑,从头笑到尾不是也非常好吗?
在第二季,我希望到时候跟董老师沟通一下,比如说有10期节目,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节目让大家从头笑到尾,比如说能不能把小岳岳叫来朗读一段呢,那是非常好的。能不能把一些非常著名的相声大师叫来朗读一段,然后讲讲他那些快乐的事情。
或者有的时候不一定让我们哭,但是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在这种庄严感当中浑身起鸡皮疙瘩呢?这也是必要的反应。所以我觉得我们三分之一笑,三分之一感动,三分之一庄严,就比较好。
结语
走出梅地亚,已近十点。初夏晚风徐徐,带着淡淡花香,董卿今晚终于可以睡个踏实的好觉了吧。
老友白岩松在录制的VCR里关切地喊话——“董卿: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赶紧好好休息”。
是的,愿来年在第二季的《朗读者》中,我们将遇见更好的董卿!(采写:黄维、陈苑 视频:天乐)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董卿 朗读者 文化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