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宜宾“楼顶驾校”被叫停 乡村学员练车难如何解?

2017年06月02日 15:06 |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驾校”生意,是这样自然做起来的

同乡都来练车,每次给些“油钱”

“我们村子周边,甚至整个王家镇,初学车者都有同样的遭遇。”邓文明回忆,几个打算学车和正在学车的朋友得知他在家苦练车技“过关”后,也跑来向他“取经”。

邓文明的“经”,就是有车、有场地可以自己练。所以,找上门的朋友,“取经”是假,借车、借场地才是真。同村人来借车练习,邓文明觉得“不好不借。”而邓文明家里能开车的消息,很快在山沟里传开了。想到邓家院坝来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也有人自己带车来开的,邓文明不好拒绝。

“次数多了大家都觉得过意不去,就给一两百元油钱。”邓文明说,毕竟家里的院坝和驾校训练场地有区别,训练场模拟公路,有坡道、弯道、车库等,但他家院坝就是个光秃秃的水泥坝子。没收钱时,邓文明还有点心痛自己的车和刚筑的院坝;可收了钱后,他又觉得不能提供标准的训练场地,心里过意不去。

后来,有朋友建议邓文明干脆把场地整治一下,划上交通标志标识,专门提供给学车者练科目二、科目三,既方便了邻里老乡,又可以有点收入。正为生计发愁的邓文明还征求了自己教练的意见,后者认为可以试试,于是他模仿正规驾校的训练场,改造了弯道、划了标线,搞了个缩微版“驾校”。为此,他又多方借资投入了近10万元。

当地多位村民说,曾看到有人来邓家练车,但断断续续的,半个月前完全停了,也没人知道邓文明收多少钱。不过,运行没几天,邓文明的“楼顶驾校”就被举报了,基本算是还没怎么营业就关门了。

对此,邓文明说,自家“驾校”不合规确实该查,自己也认了,借的钱还得还。“驾校”关闭后,邓家经常大门紧闭,院坝里仍堆放着沙子、排水管等建筑材料……

难题

乡村学员练车难咋解决?

全县仅县城有训练场 当地欢迎企业投资兴建

王家镇团聚村主任刘贵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邓家的“楼顶驾校”被举报后,当地政府和村委进行了调查,并按上级要求责令其对硬化地面进行恢复。“目前该处场地已封闭,没有继续对外提供练车服务。”

不过,类似的练车难问题怎么解决?

邓文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之前不知道国家对开驾校有场地面积方面的专门要求。他以为自家院坝利用起来做点经营不会违法。按照夫妻俩的设想,楼上坝子供人练车,楼下拿一间房出来提供后勤服务,卖点茶水饮料、雪糕香烟,甚至可以为学员提供伙食。事后,邓文明曾向主管部门咨询,希望能办理驾校手续,但场地要求至少在15亩以上,这对邓文明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村民分析,邓文明的“楼顶驾校”是抢了别人生意,才遭到举报。但邓文明表示,场地确实不符合要求,也没办手续,谁举报都是应该的。

在自贡富顺报名读驾校的当地村民张朝军,考科目三时同样被刷下来,他也是回来和邓文明一起练车,才最终通过了考试。

在楼顶练车,难道就不怕一脚油门飞到楼底下?对此,一位曾在“楼顶驾校”练过车的村民称,其实练车主要是在坝子里,不是楼顶上,不至于像网上说的那样拿生命开玩笑。而且,“出去(县城)练车太麻烦了。”

珙县运管所所长石磊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国家对于驾校训练场地的要求是15亩以上,运管部门只能严格按此标准予以执行。目前珙县境内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训练场,只有县城巡场才有,王家镇及周边乡镇,均无标准训练场,这确实导致了当地学员学车不便。石磊表示,针对目前山区乡村学员学车困境,运管部门欢迎民间资本或企业投资兴建驾校训练场,只要场地经过国土部门审批同意,面积达到国家标准,运管部门将依法予以许可。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宜宾 乡村 学员 练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