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孙衍吾:凝聚大家的心血 文化“愚公”37年书香梦
晒报纸的“傻子”
老孙的“傻”是出了名的。他做得最“傻”的事是晒了37年的报纸。
海南多雨,每年都会刮几次台风,而老孙用来藏书的两处老房子,每到夜晚,屋顶的漏瓦处能冒出一束束灯光,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报纸和书怎样保护”,这对老孙来说是最操心的事情。
雨停放晴,老孙就把淋湿的报纸和书拿出来晒,一张一张地晒,每天晒两个小时。他的爱人、孩子一起帮着晒,烈日下,满头大汗。
“别人都笑我,过期的报纸还不拿来卖?”但他就不!他守着古训“贫不卖书”。
为支持老孙办书屋,当时的公社、现在的定城镇从农村青年里选拔人才,聘请老孙为宣传干事,5年签一次合同。很多跟老孙一样的人进了机关,丢了书屋,现在当局长的也不在少数。老孙志不在此,还是守着倒贴钱的书屋不撒手,“有一份工干就是很乐意的事了,其他的不管。”
“老实说,上世纪80年代我要是去开书店,要发大财咯,当时一本《电影故事》两毛钱进价,可以卖两三块钱。”但是老孙最终没有这样做,看着别人挣来的票子、盖起的房子,忍住了诱惑。
“谁都想吃好、穿好、住好,我老孙为什么要找苦来吃?我的家训里面有四个字——‘甘苦自得’,这四个字概括了我走过来的路。做点事,就要准备好吃苦的嘞,做人也是这样。”
苦中有乐。1984年,“知海书屋”经媒体关注渐有名气,全国几百个人写信给他,其中八成是高考落榜生写来的,这些信老孙保存至今。一封信上说:“我以为自己考不上是天底下最没用的人,一度想寻短见,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迹,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
他人的受益给了青年孙衍吾莫大的鼓舞和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如今的“知海书屋”里面,挂满了别人送给老孙的对联,他指着“欲想丰收果,何不耕作勤”跟记者说,“我是很小的人,他人尊重我,多好啊。”
“我们本地人看不起我,说老孙净做这些没用的事。外地‘候鸟族’就支持我,说我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人。”老孙前几天去定安县城的银行转账,一个银行柜员一下子认出了他,说小时候在“知海书屋”看过书。“听到这我很高兴,很多人做一点事,过几年就没人记得了。”
回顾近40年的风风雨雨,老孙叹了句——做人难、做事难。“说我穷吗,有万本书,说我富吗,就没有什么钱,甘苦自得。”
编辑:梁霄
关键词:孙衍吾 心血 文化 书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