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高考改变城市:偏僻荒地变成一座城市
大学城的现实却很冰冷
但是,来到大学城,一切都变了。
父母陪着李凌骁,驾车一路从北三环的家里出来,途经三环路、京港澳高速。“来到郊区时心情挺好,虽不比城市里的繁华,却有一片城市生活中见不到的绿色。”
车开了两个小时,还没到达目的地,李凌骁心里有点儿嘀咕:“离家这么远啊!日常回家过周末,得到天桥乘坐917路公交车,岂不是时间更长?真够麻烦的。”
穿过良乡城镇,即将到达大学城,她更郁闷了:挺新的公路,路边还没绿化,路面有很多遗撒的碎石头;明明马路中间有隔离带,却有车辆逆行;一直走到校门口,好像几百米内,除了一两家网吧、小商店、小旅馆,没看到什么店铺;校门口停着私家车、黑车和“三蹦子”,居然还有带斗的三轮货车,看上去比自己大几岁的师哥师姐拎着书包,从上面跳下来。
生活区仅有一家超市,去采购的时候,“货架上的很多商品,比如牙膏,都是山寨的名牌产品。”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马路牙子上时常坐着的一排建筑工人,“衣服太脏,指甲盖里都是泥,满脸尘土,露着大黄牙抽着烟。”
“这就是我的大学吗?我忍受了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放弃了我的爱好和休息,为的就是参加一场高考——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高考能够改变命运。可是眼前看到的这些,难道就是我战胜高考之后的命运吗?”李凌骁说。
第一次对大学城有了好感
宿舍环境不错,每人一张书桌,上面是床铺,比起一些校舍只能七八人一个房间算是宽敞。学校挺大,生活区与教学区相隔一条马路,步行都得20多分钟。
大约是开学后一两个星期的一个下午,宿舍楼下热闹起来。路边摆起了一个个小摊,卖衣服的、卖小家电的、卖生活用品的都有,而中国移动卖动感地带的手机号,只要预存500元话费,就送自行车。“这是记忆里第一次对大学城有了好感。”李凌骁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虽然学校里没有那么多店铺,但可以骑车或是乘坐环1路,到良乡城里那家大超市——几乎所有的女生都有它的会员卡。良乡市区里的夜市非常热闹,更是大家消夏休闲常去的地方。
大学城开始像一座城了
短暂的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北京工商大学的生活区里面,新开业了好几家小店。有一家卖手机修手机店、一家理发店、一家食品店;大食堂二楼如同小吃街,一个个档口味都不错;三楼还开了两家饭馆,专门给聚餐的学生们准备了十多人围坐的大桌。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学校里的下沉广场如同露天电影院,“百十来个球迷,我们三五一伙坐在广场台阶上,一边喝啤酒一边吃花生米看球。”广场上时而响起欢呼声,“那种气氛,除了在大学城恐怕很难感受到。”
2010年底,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地铁房山线开通了,并且专门有三站分别停靠在良乡大学城及大学城北、城西。
可惜因为地铁换乘线路、站台并没全部完工,李凌骁没能享受到便捷,她来往学校最快的方式还是917路公交车。李凌骁开始习惯每周乘坐917,“每周五学校门口等车的人都很多,每周日下午从天桥去大学城的人更多。”
虽然服装店始终没有预想的那么多,但网购兴起了,学校门口时常有快递员,把包裹摆在地上等着大家领取。“买衣服的问题也解决了,这对女孩子们来说太重要啦。”
距离校门口步行大约10分钟处,还开业了一家规模挺大的超市,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能在这儿找到。如今,这家超市已改名为“良乡大学城购物中心”。
编辑:梁霄
关键词:高考 改变 城市 偏僻 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