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高考辅导班考前3天仍可报班 2个月冲刺账单超10万
有学生反思“未必真的好”
“我是极讨厌一对一的。”也有部分学生对于高考前这一冲刺方式并不能接受,101中学高三考生胡同学解释说,“我们这时候作业多,一周休息一天,有的人还有几小时的一对一,学校作业都写不完,还要写一对一作业,真的很累,效率也不高。”由于父母看到听说“一对一”效果好,并看到很多同学报一对一冲刺,怕胡同学落于人后,因此“逼”着她上一对一课程,但上过两次课后,胡同学就难以忍受,决定放弃这个课程。
她认为,“一对一”浪费时间、金钱,反而给学校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很多人报了一对一,是觉得有些内容在学校没听明白,但一对一反而让大家可能错过更重点的学校学习,毕竟学校老师比一对一老师要了解高考得多。我之前上的那几节一对一,一周内我要忍着不问老师问题,不然一对一就没问题可问了,太难受了。”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英语课外班,初高中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也分别有过课外辅导经历,现为西城顶尖中学实验班高三生的王同学,成绩一直不错,由于是名理科竞赛型学生,过去的课外辅导经历,文科确为补短,理科则全是为提前完成高阶的学习。高考前,王同学对于过去课外班给自己打下的学习“烙印”和影响,有了一些反思。
“现在回头看,我过去上的那些课外班,真的未必是好事。”王同学分析说,“课外班相当于剧透,把做题技巧和结论先告诉了我们。等到课内老师上课再讲结论的来源的时候,我们真的就听不进去了,因为满脑子只有错综在一起的结论,可现在高考就爱考 结论的来源 。所以到最后时刻,觉得效果很糟。”
不只是王同学有这样的感受,不少和他有过类似课外辅导经历的同学也和他交流过同样的想法,“这么多年课内外的学习,我们都明显能感觉到课外班太 实用主义 了,过度注重结论和做题技巧,因此许多知识是碎片化的,没法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因为被课外老师提前给的结论省去了。”
课外辅导对于学校课堂的学习影响,也是王同学高考前的一大反思,“课上效果确实降低了。重复的内容不想再听,导致错过很多精华。但事实上老师们设计的引导我们思考的问题,全都无用了。”
即使是一名竞赛型学生,但让王同学高考备考时感到力不从心的是,在这种课外辅导的长期培养下,变成“只会做已有的题,没出现过的新题不好说”。
家庭样本
46万“教育投入”全用于课外班
就读于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关童(化名),从幼儿园到高三,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在上课外辅导班。高考前夕,他们家12年的“教育账本”总计超过46万元。
专家观点
依赖课外辅导学生易后劲不足
已带过10届高三毕业生,今年仍是高三应届班主任的罗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到高三一个家庭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花五六十万,这都算少的,好多能花到上百万。还有个别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甚至愿意把大部分工资用于给孩子上课外班,就剩点伙食费。”
基于多年的观察和分析,罗老师承认,虽然培训机构的老师良莠不齐,但是比起学校,课外辅导机构最大的优势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外面的知识和教法不一定比学校有优势,但一对一的特点是个性化定制,而学校是普适化教学,做不到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先后、思考深度、思维习惯都一一关照。”对于课外教育投入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罗老师表示,“课上听得一知半解,有些学生课后就会找辅导老师进行知识的确认。毕竟有些学科,一个老师带三个班级,不可能对所有学生 一对一 长时间辅导。”
但是,对课外辅导形成依赖的学生,在不少老师看来,也会产生明显的问题,“一个孩子有没有在外上课外辅导,我们只要教过几节课后就会知道。因为辅导班可以教给他们各种解题的 套路 ,但这样的依赖往往容易让学生丧失更宝贵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推理能力。”
“我们老师中间经常会发现,有通过课外辅导冲刺中考考上高分进来的孩子,但是高中上一阵就跟不上了,因为他们往往只会解见过的题,没有形成真正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后劲不足会很明显,这样他们又得继续上课外辅导班,形成一个 恶性循环 ,只能源源不断增加 教育投入 。”罗老师表示,只有发现学生因课外辅导班,在学校上课期间睡觉,或已经带来不好的影响时,老师们才会进行提醒。“眼睛都睁不开了,这种课后的精力消耗和疲劳,最终不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揭秘中考冲刺班:学费超10万12个小时封闭式学习
距离北京市2017年中考还有一个月,即将要参加中考的初三毕业生也进入了复习的最后阶段。西城区一位初三老师近日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班里不少学生都报名了以“中考冲刺”为名义的课外辅导班。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在北京各区的初三毕业班中较为普遍,甚至在有的毕业班里,八成学生都要参加不同程度的课外辅导。普通级别的中考课外班费用要一万多,而有些“一对一辅导”、“中考冲刺班”课程的费用则要超过十万元人民币。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高考辅导班 考前3天 报班 账单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